什么是rxze1m4c,rxze1m4c的基础知识?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和电气控制领域,每一个元器件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共同构成了复杂而可靠的系统。在众多电气元件中,中间继电器以其灵活的信号转换、隔离和放大能力,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神经元”。然而,当提及“RXZE1M4C中间继电器”时,我们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关键的概念。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的RXZE1M4C并非一个独立的中间继电器,而是专为承载和连接其著名的Zelio系列RXM微型插入式继电器而设计的继电器底座(Socket)。
本文将以超过万字的篇幅,从基础知识出发,深入、详尽地探讨RXZE1M4C这款经济型继电器底座的方方面面。我们将首先厘清底座与继电器的关系,然后详细剖析RXZE1M4C本身的设计、规格与特性,进而全面介绍其所兼容的RXM系列中间继电器,最后将视野扩展至安装、接线、应用场景乃至中间继电器在整个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作用。这不仅是对一个具体型号的说明,更是一次对工业控制基础知识的深度梳理。
第一章:正本清源——认识继电器与继电器底座
在深入了解RXZE1M4C之前,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清晰的认知:继电器和继电器底座是两个独立但紧密协作的部件。将RXZE1M4C误认为是继电器,就像将手机充电座误认为是手机本身一样。
一、什么是中间继电器 (Intermediate Relay)?
中间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式或固态的电子开关器件,其核心功能可以概括为“以小博大”的信号传递与隔离。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其内部的线圈(输入端)接收到一个较小的电信号(如来自PLC、传感器或按钮的24V DC信号)并通电时,会产生电磁效应或触发电子电路,从而驱动其触点(输出端)发生状态改变(闭合或断开)。这些触点可以用来接通或断断一个功率更大、电压等级更高的负载电路(如220V AC的接触器线圈、电磁阀或指示灯)。
中间继电器的主要作用包括:
信号放大: 用小电流、低电压的控制信号去控制大电流、高电压的负载电路。
电气隔离 (Galvanic Isolation): 将控制电路(通常是精密的、低压的电子电路)与被控电路(通常是高压的、易产生干扰的动力电路)在电气上完全隔离开来,有效防止高压侧的故障或干扰串扰到低压控制侧,保护PLC、DCS等核心控制器件的安全。
触点数量扩展: 一个控制信号进入继电器,可以驱动多组独立的触点输出,从而用一个指令同时控制多个后续回路,实现信号的“复制”或“分发”。
信号转换: 可以实现不同电压性质的转换,例如用直流(DC)信号控制交流(AC)负载的通断,反之亦然。
消除电路中的干扰: 继电器的物理隔离特性可以有效滤除某些电气噪声。
二、什么是继电器底座 (Relay Socket)?
继电器底座,顾名思义,是为特定系列或规格的“插入式继电器”(Plug-in Relay)提供安装、固定和电气连接的基座。它本身不具备继电器的开关功能,但它为继电器的正常工作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外部接口。
继电器底座的核心价值在于:
便捷的安装与更换: 插入式继电器可以直接插在底座上或从底座上拔下。当继电器因寿命到期或故障需要更换时,维护人员无需断开任何外部接线,只需拔下旧继电器,插上新继电器即可,极大地缩短了维护停机时间,降低了维护难度。
标准化的接线界面: 底座上集成了标准的接线端子(如螺钉紧固端子、弹簧端子等),使得外部电缆的连接变得规范和牢固。所有与继电器引脚对应的连接点都被清晰地标识在底座上。
灵活的安装方式: 大多数继电器底座(包括RXZE1M4C)都设计为可以通过卡扣方式轻松安装在工业标准的35mm DIN导轨上,也可以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在安装面板上,适应不同的控制柜布局需求。
功能扩展平台: 某些底座设计还允许安装额外的附件,如保护模块、标记牌、跨接片等,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功能性和易用性。
因此,RXZE1M4C是一个继电器底座,它与施耐德Zelio RXM系列的插入式中间继电器(例如RXM2或RXM4系列)共同组成一个完整、可用的中间继电器模块。用户在采购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分别购买RXZE1M4C底座和与之兼容的RXM继电器。
第二章:深度剖析——施耐德RXZE1M4C继电器底座
作为施耐德Harmony电磁继电器系列的一员,RXZE1M4C是一款专为匹配RXM2(2 C/O触点)和RXM4(4 C/O触点)系列微型继电器而设计的经济型底座。其设计兼顾了功能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柜中。
一、型号命名与产品定位
RXZ: 代表施耐德Zelio继电器附件中的底座系列。
E1: 表明其经济型(Economy)的定位和特定的设计代次。
M: 指示其采用“混合式(Mixed)”的端子排列方式。
4C: 虽然型号中带“4C”,但它实际上是设计用来兼容4副转换触点(4 C/O)的RXM4继电器以及引脚布局兼容的2副转换触点(2 C/O)的RXM2继电器。其内部共有14个插孔,以匹配RXM4继电器的14个引脚。
其产品定位是为大规模使用的工业控制盘、OEM设备(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楼宇自动化等领域提供一个高性价比、可靠耐用的继电器安装解决方案。
二、详细技术规格解读
要全面理解RXZE1M4C,必须深入其技术参数的每一个细节。
1. 电气特性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额定工作电压 ([Ue] rated operational voltage): 250 V AC这个参数遵循IEC标准,定义了底座可以安全承载的最高交流电压。这意味着与之配合的RXM继电器的触点可以用来切换不超过250V AC的负载电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底座的额定电压,最终能切换的电压和电流还取决于所安装的RXM继电器的触点能力。
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 ([Ith] conventional free air thermal current): 7 A这是底座本身的一个关键指标。它表示在开放的空气环境中,底座的导电部件(包括内部连接片和外部接线端子)在不产生过热(即温度升高不超过标准限值)的情况下,可以长期连续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虽然RXM2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可达12A,RXM4为6A,但使用RXZE1M4C底座时,整个组合的长期工作电流应考虑不超过7A这个限制,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寿命。对于短时或非阻性负载,需根据继电器规格和降容曲线进行评估。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 ([Uimp] rated impulse withstand voltage): 4 kV此参数衡量了底座在面临雷击、开关操作等引起的瞬态过电压时的耐受能力。4kV的等级表明其具备良好的抗浪涌能力,适用于大多数工业环境,能够防止因瞬时高压导致的绝缘击穿。
绝缘性能 (Dielectric strength): 2500 V这指的是在底座的不同导电部件之间(例如不同触点端子之间,或触点与线圈端子之间)施加2500V的工频测试电压,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生闪络或击穿。这保证了底座内部各个回路之间具有可靠的电气隔离。
2. 机械特性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外形尺寸与重量:
宽度 (Width): 29 mm
净重 (Net weight): 0.053 kg 其紧凑的设计有助于节省控制柜内的安装空间,特别是在需要密集安装大量继电器的场合,优势尤为明显。轻量化的设计也方便了运输和安装。
固定方式 (Fixing mode):
卡入式 (Clip-on): 适用于35 mm对称DIN导轨。这是最常用、最便捷的安装方式,底座背面的卡扣可以轻松地将其固定在标准导轨上。
螺钉固定 (By screw): 适用于面板 (panel) 安装。底座上预留了安装孔,可以使用M3螺钉将其直接固定在控制柜的安装板上,提供了更强的抗振动能力。
连接端子 (Connections - terminals):
软线带接线端子 (flexible with cable end): 1 x (0.2...1.0 mm²) 或 2 x (0.2...1.0 mm²)
硬线不带接线端子 (solid without cable end): 1 x (0.5...1.5 mm²) 或 2 x (0.5...1.5 mm²)
AWG线规: 对应 AWG 24 至 AWG 16/17。 这个规格详细说明了可接入导线的类型和线径范围。它允许连接单根或两根导线,并对使用冷压端子的软线和直接插入的硬线给出了不同的适用范围,为现场施工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类型: 螺钉紧固端子 (Screw clamp terminals)。这是一种非常成熟和可靠的接线方式,通过拧紧螺钉来压紧导线,确保连接的牢固和良好的电接触。
接线能力:
紧固扭矩 (Tightening torque): < 0.8 N.m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参数,指导安装人员使用扭矩螺丝刀,以恰当的力度紧固接线螺钉。扭矩过小会导致接触不良、发热甚至脱落;扭矩过大会损坏螺钉或端子本身。
触点端子排列 (Contact terminal arrangement): 混合式 (Mixed)这是RXZE1M4C的一个显著特点。“混合式”布局意味着继电器的线圈输入端子(A1, A2)与触点输出端子位于底座的同一侧或相邻位置,混合排列。与之对应的是“分离式(Separate)”布局,即线圈端子和触点端子分布在底座的相对两侧。混合式布局在某些布线习惯下可能更紧凑,而分离式布局则能更清晰地将控制回路和负载回路的接线分开。
3. 环境适应性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运行环境温度 (Ambient air temperature for operation): -40°C to 55°C这个宽泛的温度范围确保了RXZE1M4C可以在绝大多数工业环境中稳定工作,从寒冷的地区到发热量较大的控制柜内都能适用。
贮存环境温度 (Ambient air temperature for storage): -55°C to 85°C在非工作状态下,它可以承受更严酷的温度条件,便于仓储和运输。
污染等级 (Pollution degree): 3根据IEC 60664-1标准,污染等级3意味着设备设计用于存在导电性污染或由于凝露而变为导电性的干燥非导电性污染的环境。这表明RXZE1M4C的绝缘设计考虑了典型的工业车间环境,具备较好的防尘和防潮能力。
过电压类别 (Overvoltage category): III此类别适用于固定安装中的设备,如配电柜中的设备。这类设备对来自电网的过电压有更高的耐受要求,进一步证明了其工业级的可靠性。
4. 合规性与认证 (Compliance and Certifications)
符合标准 (Standards): IEC 61984这是一个关于连接器(包括继电器底座)的国际标准,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性能和尺寸的规范性。
标识 (Marking): CECE标志表明该产品符合欧盟在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法规要求,是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环保合规:
RoHS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主动合规性。施耐德声明该产品符合欧盟关于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友好。
REACh: 提供REACh声明,表明其对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的遵守。
第三章:黄金搭档——Zelio RXM系列插入式继电器
RXZE1M4C底座的价值最终要通过与之配合的RXM继电器来体现。施耐德的Zelio RXM系列是一款功能丰富、性能卓越的微型插入式继电器,是工业自动化中的多面手。
一、RXM系列概述
Zelio RXM系列旨在为自动化系统提供简单、可靠的控制解决方案。其主要特点包括:
多种触点配置: 提供2 C/O (双刀双掷, 12A/10A)、3 C/O (三刀双掷, 10A) 和 4 C/O (四刀双掷, 6A/5A) 等多种选择。RXZE1M4C主要配合其中的2 C/O和4 C/O版本。
宽泛的线圈电压: 提供从12V到240V的多种直流(DC)和交流(AC)线圈电压规格,几乎可以匹配任何控制系统的电压要求。
人性化设计:
测试按钮 (Test button): 大多数型号配备了可锁定/非锁定的测试按钮。绿色按钮通常代表DC线圈,红色代表AC线圈。按下此按钮可以手动强制触点动作,极大地方便了电路调试和故障排查。可锁定设计允许在维护期间将触点强制保持在某个状态。
机械状态指示窗 (Mechanical status indicator): 一个物理窗口,可以直观地显示继电器内部衔铁的动作状态,即使在未通电的情况下也能判断其最后的状态。
LED状态指示灯 (Status LED): 很多型号内置了LED灯,当线圈得电时LED会点亮,清晰地指示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在昏暗的控制柜中非常有用。
特殊版本: 提供镀金触点(Gold-plated contacts)版本,适用于开关极低电流和电压的“低电平”信号(如PLC的干接点输入),能有效防止触点氧化导致的接触不良。
二、与RXZE1M4C兼容的典型型号
RXZE1M4C底座有14个插孔,完美兼容具有14个引脚的RXM4系列继电器。同时,它也兼容引脚布局相匹配的RXM2系列继电器(虽然RXM2只有8个引脚,但其引脚位置可以对应插入14孔底座的特定插孔中)。
1. RXM4系列 (4 C/O - 四组转换触点)
典型型号:RXM4AB2BD
触点: 4 C/O (4组常开/常闭转换触点)
额定电流: 6 A
线圈电压: 24V DC (直流24伏)
特性: 带LED指示灯和测试按钮 这是自动化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型号之一。一个RXM4AB2BD配合一个RXZE1M4C底座,可以实现用一个24V DC的PLC输出信号,同时控制四组独立的、最高可达250V AC/6A的负载电路。例如,一个信号同时启动一个电机接触器、点亮一个运行指示灯、给上位系统发送一个反馈信号,并联锁另一个设备。
其他RXM4型号:
RXM4AB2P7: 线圈电压为230V AC。
RXM4GB2BD: 采用镀金触点,额定电流为3A,同样是24V DC线圈。
2. RXM2系列 (2 C/O - 两组转换触点)
典型型号:RXM2AB2P7
触点: 2 C/O (2组常开/常闭转换触点)
额定电流: 12 A
线圈电压: 230V AC (交流230伏)
特性: 带LED指示灯和测试按钮 RXM2系列虽然触点组数少,但单组触点的载流能力更强。当需要控制较大电流负载(如直接控制小型加热器或功率稍大的电磁阀)时,RXM2是更好的选择。虽然RXM2只有8个引脚,但可以稳定地插入RXZE1M4C底座,只是底座上会有部分插孔是空置的。
第四章:实践指南——安装、接线与附件
理论知识最终要服务于实践应用。本章将详细指导如何将RXZE1M4C与其搭档RXM继电器正确地安装和连接到控制系统中。
一、安装步骤
1. DIN导轨安装 (推荐方式)
步骤一:定位。 在35mm DIN导轨上确定好安装位置。
步骤二:倾斜挂载。 将底座上方的凹槽先挂在DIN导轨的上边缘。
步骤三:按压固定。 向下并向内按压底座的下部,直到听到“咔嗒”一声,底座下方的弹簧卡扣便牢固地锁定了导轨的下边缘。
步骤四:检查。 轻轻晃动底座,确保其已稳固安装。
拆卸: 使用平头螺丝刀,插入底座下方卡扣的释放槽中,轻轻向外撬动,即可轻松取下底座。
2. 面板螺钉安装
步骤一:标记。 根据底座上的安装孔位置,在安装面板上做好钻孔标记。
步骤二:钻孔。 使用合适的钻头在标记位置钻出M3螺钉的安装孔。
步骤三:固定。 将底座对准安装孔,用M3螺钉将其拧紧在面板上。
二、接线详解与引脚定义
理解RXZE1M4C的接线是整个应用的核心。其混合式布局的14个引脚(Pin)功能定义如下(以配合RXM4继电器为例):
线圈端子 (Coil Terminals):
Pin 13 (A1): 线圈电源正极(对于DC线圈)或火线(对于AC线圈)。
Pin 14 (A2): 线圈电源负极(对于DC线圈)或零线(对于AC线圈)。
触点端子 (Contact Terminals):继电器有四组独立的转换触点(C/O),每一组都包含一个公共点(Common)、一个常开点(Normally Open, NO)和一个常闭点(Normally Closed, NC)。
Pin 12 (41): 公共端 (COM)
Pin 8 (42): 常闭端 (NC)
Pin 4 (44): 常开端 (NO)
Pin 11 (31): 公共端 (COM)
Pin 7 (32): 常闭端 (NC)
Pin 3 (34): 常开端 (NO)
Pin 10 (21): 公共端 (COM)
Pin 6 (22): 常闭端 (NC)
Pin 2 (24): 常开端 (NO)
Pin 9 (11): 公共端 (COM)
Pin 5 (12): 常闭端 (NC)
Pin 1 (14): 常开端 (NO)
第一组触点:
第二组触点:
第三组触点:
第四组触点:
接线示例 (使用RXM4AB2BD,由PLC的24V DC输出控制一个220V AC指示灯)
控制回路接线:
从PLC的24V DC电源正极引一根线到保险丝或断路器。
从保护器件后引一根线到PLC的数字量输出点(DO)。
从该DO点引一根线,连接到RXZE1M4C底座的Pin 13 (A1)。
从PLC的24V DC电源负极(0V)引一根线,连接到RXZE1M4C底座的Pin 14 (A2)。
至此,控制回路连接完毕。当PLC的DO点输出高电平时,RXM4继电器的线圈得电。
负载回路接线:
将220V AC电源的火线(L)连接到RXZE1M4C底座上任意一组触点的公共端,例如Pin 9 (11)。
将该组触点的常开端,即Pin 1 (14),连接到220V AC指示灯的一个端子。
将指示灯的另一个端子连接到220V AC电源的零线(N)。
至此,负载回路连接完毕。
工作流程:当PLC的DO点输出24V DC信号时 -> RXM4继电器线圈得电,内部衔铁吸合 -> 其所有触点状态翻转 -> Pin 9 (11)与Pin 1 (14)从断开变为闭合 -> 220V AC回路导通 -> 指示灯点亮。当PLC信号消失时,线圈失电,触点复位,指示灯熄灭。
三、重要附件 (Accessories)
为了增强功能和保护,施耐德还为RXZ系列底座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附件。
保护模块 (Protection Modules):这些模块可以直接插入底座上预留的插槽中(通常位于线圈端子附近),用于保护继电器线圈和与之相连的控制设备。
二极管 (Diode) 模块: 用于直流(DC)线圈,可以有效抑制线圈断电时产生的反向电动势(一种高压尖峰),保护驱动继电器的PLC输出点(特别是晶体管型输出)不受损坏。注意,使用二极管模块时必须严格遵守线圈电源的极性。
RC(阻容)电路 (RC Circuit) 模块: 主要用于交流(AC)线圈,可以抑制开关时产生的电弧和高频噪声,减少对电网和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
压敏电阻 (Varistor) 模块: 可用于AC或DC线圈,当线圈两端出现异常的过电压时,压敏电阻会迅速变为低阻态,将浪涌能量泄放掉,从而保护线圈和控制器。
固定与拔出夹 (Hold-down / Ejector Clip):
金属或塑料固定夹: 可以将继电器更牢固地锁定在底座上,增强抗振动和抗冲击能力,特别适用于移动设备或振动较大的场合。
带拔出功能的夹子: 在固定继电器的同时,其结构设计还可以在需要更换时,通过一个简单的杠杆动作轻松地将继电器从底座上“顶”出,非常方便。
跨接片 (Bus Jumper):当需要为一排多个继电器底座的公共端或线圈端并联供电时,可以使用总线跨接片。它能方便地将相邻底座的同名端子连接起来,替代了繁琐的“手拉手”式短接线,使盘内布线更整洁、更高效。
标记牌 (Legend / Marker):可以卡在底座上的专用位置,用于标记每个继电器的回路编号、功能名称等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控制柜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第五章:应用无界——RXZE1M4C与RXM继电器的应用场景
由RXZE1M4C底座和RXM继电器组成的模块,其应用几乎遍及所有涉及电气控制的行业。它们是连接智慧大脑(PLC/DCS)和强壮四肢(执行器)之间的关键桥梁。
一、工业自动化 (Industrial Automation)
这是其最核心的应用领域。在汽车制造、物料搬运、包装机械、机床等自动化生产线上,成百上千的传感器、按钮、电磁阀、电机和指示灯需要与中央的PLC进行信息交互和控制。
PLC数字量输出扩展与隔离: PLC的DO点(无论是继电器型还是晶体管型)通常电流容量有限且价格昂贵。使用RXM继电器可以:
放大驱动能力: 用一个0.5A的晶体管输出点,通过RXM2继电器去驱动一个10A的加热器。
隔离保护: 将PLC的24V DC控制域与现场的220V AC或更复杂的电气环境彻底隔离,即使现场设备短路或产生高压,也不会烧毁PLC模块。
触点倍增: 一个PLC输出点控制一个RXM4继电器,可以同时驱动四个不同的负载,例如:启动传送带电机(的接触器)、点亮运行指示灯、解锁安全门、通知上位机系统。
PLC数字量输入接口:
电平转换: 现场可能有一个110V AC的行程开关信号,需要输入到24V DC的PLC输入模块。可以通过一个线圈为110V AC的RXM继电器,将其干接点(无源触点)信号接入PLC的DI点。
信号调理与隔离: 将来自现场的、可能带有干扰的开关量信号,通过继电器进行一次“净化”和隔离,再送入PLC,确保输入信号的可靠性。
二、楼宇自动化 (Building Automation)
在现代智能楼宇中,HVAC(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照明控制、消防联动、门禁安防等都需要大量的控制节点。
HVAC系统: 控制风机盘管、水泵、电动阀门的启停。
智能照明: 接收来自中央控制器或传感器的信号,成片地开关照明回路。
消防联动: 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通过继电器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启动排烟风机、打开正压送风阀等。
三、电力系统与配电盘 (Power Systems & Control Panels)
在发电、输电、配电的二次控制回路中,中间继电器用于实现各种逻辑联锁、信号转换和远程控制。
断路器控制回路: 在断路器的合闸、跳闸回路中,中间继电器用于传递操作指令,并提供状态反馈信号。
保护逻辑: 在复杂的继电保护方案中,多个保护装置的出口信号需要通过中间继电器进行逻辑组合(“与”逻辑或“或”逻辑),最终驱动断路器动作。
状态指示: 将高压设备的状态信号(如隔离开关位置)转换为控制室低压盘上的灯光信号。
四、其他领域
交通信号控制: 控制红绿灯的切换。
医疗设备: 在大型医疗设备中进行内部的电路隔离和控制。
农业自动化: 控制灌溉系统的电磁阀和水泵。
第六章:总结——小底座,大作用
回溯全文,我们从澄清一个普遍的误解开始,明确了施耐德RXZE1M4C的真实身份——一个承载梦想(功能)的平台,而非梦想(功能)本身。这个看似简单的小小底座,其背后蕴含着精密的设计考量和对工业应用环境的深刻理解。
RXZE1M4C的核心价值可以归结为:
连接性与标准化: 它为高性能的Zelio RXM继电器提供了一个标准、可靠的物理和电气接口,使得复杂的控制逻辑得以通过标准化的布线轻松实现。
灵活性与效率: 插入式的设计理念,结合DIN导轨和面板两种安装方式,赋予了控制系统设计和维护极大的灵活性。快速更换继电器的能力,是保障生产连续性、降低运维成本的关键。
可靠性与安全性: 从7A的额定电流,到4kV的冲击耐压,再到污染等级3和过电压类别III的设计,RXZE1M4C的每一项规格都确保了它能够在严苛的工业环境中长期稳定地工作,其优良的绝缘性能更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安全屏障。
经济性与普及性: 作为一款经济型底座,它在满足高标准技术要求的同时,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使其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从高端自动化生产线到基础的电气控制箱等各种场合,是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
最终,当您在控制柜中看到一排排整齐排列、由RXZE1M4C底座承载的、闪烁着状态指示灯的RXM继电器时,您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堆硬件的组合。您看到的是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自动化系统的缩影,是现代工业精准控制的基石。对RXZE1M4C及其系统的深入理解,不仅是对一个具体产品知识的掌握,更是对现代电气控制工程实践的一次深刻洞察。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