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资讯 >基础知识 > 什么是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基础知识?

来源:
2025-06-13
类别:基础知识
eye 1
文章创建人 拍明芯城

在电力传输领域,电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电缆中间接头则是连接电缆、保证电力连续传输的关键组件。特别是对于35平方毫米(mm²)这样的中等截面电缆,其中间接头的应用尤为广泛,涵盖了工业、商业和民用等诸多领域。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各个方面,从其定义、基本构成、类型、安装工艺、故障分析到维护保养,力求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尽的知识体系,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电力设备。

image.png

1.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定义与重要性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顾名思义,是用于连接两段35平方毫米截面积电缆的装置。其核心功能在于确保电力在两段电缆之间的可靠传输,同时维持电缆原有的绝缘性能、密封性能和机械强度。在实际的电力工程中,由于电缆长度的限制、线路走向的需要以及分支接线的需求,往往需要将多段电缆连接起来,这时中间接头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间接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一个高质量的中间接头能够有效防止电力中断、局部过热甚至短路等故障的发生。其次,它影响着电力传输的效率。不良的接头会增加电阻,导致电能损耗,降低系统效率。再者,中间接头的使用寿命与电缆整体寿命息息相关。如果接头提前失效,将不得不进行昂贵的维修或更换,从而增加运营成本。因此,深入理解和掌握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相关知识,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传输效率以及降低维护成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基础构成

尽管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具体设计会因类型和制造商而异,但其基础构成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2.1. 导电连接器(线鼻子/压接管)

导电连接器是中间接头最核心的部件,它负责将两段电缆的导体紧密连接在一起,确保电流的顺畅流通。对于35平方电缆,常用的导电连接方式包括压接式和螺栓紧固式。

  • 压接式连接器: 这是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它通常是一个铜或铝合金制成的管状或槽状部件,通过专用的压接工具,将电缆导体插入连接器中,然后施加巨大的压力,使连接器与导体发生塑性变形,形成紧密的机械和电气连接。压接连接的优点是连接电阻小、机械强度高、可靠性好。在进行压接时,需要选择与电缆导体材质和截面积相匹配的压接工具和模具,确保压接规范,避免虚接或压接过度。

  • 螺栓紧固式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通常带有内螺纹或外螺纹,通过螺栓或螺母将电缆导体固定在连接器上。螺栓紧固式连接的优点是安装相对简便,对工具要求不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螺栓的紧固力矩必须符合规范,以防止连接松动或过紧损坏导体。对于大电流传输,还需要考虑接触电阻和发热问题。

无论是哪种连接方式,导电连接器都必须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电缆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拉力、弯曲和振动。同时,连接器的设计还需考虑散热问题,避免局部过热。

2.2. 绝缘层恢复材料

在连接电缆导体后,原有的电缆绝缘层会被破坏。因此,恢复绝缘性能是中间接头设计的关键环节。绝缘层恢复材料需要具备与电缆本体绝缘材料相近甚至更优的缘性能、介电强度和耐老化性能。常用的绝缘层恢复材料有:

  • 热缩材料: 热缩管由辐射交联聚烯烃等材料制成,在加热时会收缩,紧密地包裹在电缆导体连接处和电缆绝缘层外部,形成连续的绝缘层。热缩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防水密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其安装过程相对简单,但在加热时需要均匀受热,避免局部过热或受热不足。

  • 冷缩材料: 冷缩管由硅橡胶或乙丙橡胶等弹性体材料制成,在出厂时预先扩张并套在塑料支撑芯上。安装时,将冷缩管套在电缆连接处,然后抽出支撑芯,冷缩管会依靠自身的弹性回弹收缩,紧密地包裹在电缆上,形成绝缘密封。冷缩材料的优点是不需要明火加热,安装安全便捷,尤其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它还具有良好的耐紫外线、耐臭氧和耐候性。

  • 预制式材料: 预制式中间接头通常在工厂预先制作成一体化的绝缘体,安装时直接套入电缆连接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质量可靠,现场安装误差小,但对电缆的剥切尺寸要求更高。预制式接头通常由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胶制成,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 缠绕式材料: 早期或某些特殊应用中,可能会使用绝缘胶带进行缠绕式绝缘恢复。但这种方式对施工工艺要求高,且绝缘均匀性不如热缩或冷缩材料,在现代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中已较少使用。

绝缘层恢复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绝缘性能,还要考虑与电缆本体材料的相容性、耐热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安装便捷性。

2.3. 外护套恢复材料

电缆的外护套是电缆的机械保护层和防水层。在中间接头处,也需要恢复外护套的功能,以保护内部的绝缘结构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机械损伤。常用的外护套恢复材料与绝缘层恢复材料类似,多采用热缩或冷缩材料,其材质通常是聚烯烃或氯丁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防水和防紫外线性能。

  • 热缩外护套: 采用加厚型的热缩管,在加热收缩后形成坚韧的外壳,提供机械保护和密封。

  • 冷缩外护套: 采用较厚的冷缩管,通过自身弹性收缩提供密封和保护。

2.4. 屏蔽层恢复(针对屏蔽电缆)

对于带有屏蔽层的电缆,如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中间接头也必须恢复其内外半导电屏蔽层。屏蔽层的作用是均匀电场,避免电场集中,从而提高电缆的绝缘强度和防止局部放电。

  • 内半导电屏蔽层: 通常采用半导电热缩管或半导电涂料来恢复,确保导体连接器与主绝缘层之间的电场均匀过渡。

  • 外半导电屏蔽层: 采用半导电热缩管、半导电胶带或半导电涂料恢复,与电缆本体的外半导电层平滑连接,并与接地线良好接触。

2.5. 接地线连接(针对屏蔽电缆)

对于有屏蔽层的电缆,还需要将两段电缆的金属屏蔽层进行可靠连接并接地。接地线通常通过压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到屏蔽层,并通过专用接地引出线连接到接地系统,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接地连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缆线路的防雷击、防静电以及故障保护功能。

2.6. 填充材料(根据需要)

在某些中间接头中,可能还需要使用填充材料来填补接头内部的空隙,确保绝缘结构的紧密性和均匀性,例如,绝缘油膏、硅脂等。这些填充材料有助于排除空气,防止局部放电,并提高绝缘性能。

3.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分类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可以根据其绝缘恢复方式、使用环境和结构特点进行多种分类。

3.1. 按绝缘恢复方式分类

这是最主要的分类方式,前面已经提到,主要包括:

  • 热缩式中间接头: 利用热缩材料的加热收缩特性来完成绝缘、密封和保护。具有密封性好、防潮性强、安装相对便捷等优点。

  • 冷缩式中间接头: 利用冷缩材料的弹性回弹特性来完成绝缘、密封和保护。优点是不需要明火加热,安全性高,安装快捷,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和空间狭窄的环境。

  • 预制式中间接头: 在工厂预先将绝缘体、屏蔽层等部件模压成型,现场安装时直接套入电缆。优点是质量可靠性高,受施工人员技能影响小,安装时间短,但成本相对较高,且对电缆的剥切尺寸精度要求严格。

  • 缠绕式中间接头: 主要依靠绝缘胶带缠绕而成,传统工艺,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高,绝缘均匀性较差,逐渐被前三种取代。

3.2. 按使用环境分类

  • 户内中间接头: 用于室内环境,对防潮、防腐蚀要求相对较低。

  • 户外中间接头: 用于室外环境,需要承受日晒、雨淋、风雪等恶劣气候条件,对防潮、防紫外线、耐老化、耐污染闪络等性能要求极高。通常会增加防雨罩或采用特殊材料提高耐候性。

  • 直埋中间接头: 用于直接埋入地下的电缆连接,需要具备极高的防水、防腐蚀、抗压和抗机械损伤能力。通常采用灌胶密封或加厚的保护结构。

  • 水下中间接头: 用于水下电缆连接,对密封性能和耐水压性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通常采用特殊的设计和材料,确保长期在水下运行的可靠性。

3.3. 按结构特点分类

  • 单芯中间接头: 用于连接单芯电缆。

  • 三芯中间接头: 用于连接三芯电缆,通常将三根单芯电缆的连接部分集成在一个整体套管中,或者分别处理后再进行整体保护。

  • 分支中间接头: 用于在主电缆线路上引出分支线,结构更为复杂,需要处理主缆和分支缆的连接、绝缘和密封。

4.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安装工艺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安装质量直接决定了其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一个规范的安装工艺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工具准备: 剥线刀、电缆刀、压接钳(或螺栓扳手)、加热工具(热风枪或喷灯,针对热缩式)、清洁布、砂纸、卷尺等专用工具。

  • 材料准备: 完整的中间接头套件,检查型号、规格是否与电缆匹配,并确保材料完好无损、无过期。

  • 环境准备: 选择干燥、无尘、通风良好的施工环境。必要时搭建临时帐篷或遮蔽物,避免雨水、灰尘和杂物进入。

  • 安全准备: 佩戴绝缘手套、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在作业区域设置警示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确认电缆已断电并可靠接地。

  • 图纸及说明书: 仔细阅读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说明书和图纸,理解每一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4.2. 电缆剥切与处理

这是中间接头安装的基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精确的剥切尺寸和光滑的切口是确保接头质量的关键。

  • 外护套剥切: 根据接头套件说明书的尺寸要求,使用电缆刀剥除电缆外护套。剥切时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屏蔽层和绝缘层。切口应平整、无毛刺。

  • 金属屏蔽层剥切: 对于带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剥除金属屏蔽层,并预留适当长度用于接地连接。剥切时注意不要损伤半导电层。

  • 外半导电层剥切: 根据接头套件说明书的尺寸要求,剥除外半导电层,露出主绝缘层。剥切边缘应光滑,无毛刺,且倒角处理,避免电场集中。

  • 主绝缘层剥切: 这一步至关重要。根据说明书的尺寸要求,剥除主绝缘层,露出导体。剥切边缘必须光滑、无刀痕,并进行倒角处理。任何微小的刀痕或不平整都会引起电场畸变,导致局部放电,进而引发绝缘击穿。

  • 导体处理: 清洁导体表面,去除油污和氧化层。对于绞合导体,应使其紧密整齐。

4.3. 导电连接器的安装

  • 清洁: 清洁电缆导体和导电连接器的接触面,确保无油污、灰尘和氧化物。

  • 压接(或螺栓紧固): 将电缆导体插入导电连接器。使用与电缆截面和连接器型号匹配的压接模具和压接钳,进行规范压接。压接时应按照说明书的压接次数和顺序进行,确保连接紧密、电阻最小。如果是螺栓紧固式连接,则应使用扭力扳手按照规定力矩拧紧螺栓。

  • 检查: 检查压接(或螺栓紧固)质量,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无毛刺、无尖角。

4.4. 绝缘层恢复

  • 清洁: 再次清洁电缆主绝缘层和导体连接部位,确保无任何污染物。

  • 安装应力锥(或应力控制管): 对于中高压电缆,为了均匀导体连接处及绝缘层剥切边缘的电场,防止电场集中,通常需要安装应力锥或应力控制管。应力锥通常是预制式或热缩式,安装时应确保其与电缆绝缘层紧密贴合,无气泡。

  • 安装主绝缘层恢复材料: 根据接头类型,安装热缩管、冷缩管或预制式绝缘体。

    • 热缩式: 均匀加热热缩管,使其从中间向两端收缩,排出管内空气,并使其与电缆绝缘层紧密贴合。加热时应注意火力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受热不足。

    • 冷缩式: 将冷缩管套在电缆上,然后均匀地抽出支撑芯,冷缩管会自动收缩,形成紧密的绝缘层。

    • 预制式: 将预制式绝缘体套入电缆连接处,确保定位准确。

  • 安装半导电屏蔽层恢复材料: 对于屏蔽电缆,在主绝缘层外安装半导电热缩管或缠绕半导电胶带,恢复外半导电层。确保与电缆本体的半导电层平滑连接,无台阶。

4.5. 接地线连接

  • 连接接地线: 将接地线通过压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到电缆的金属屏蔽层(或铜带屏蔽),并引出至接头外部。

  • 绝缘保护: 对接地线连接点进行绝缘处理,防止短路。

4.6. 外护套恢复

  • 清洁: 清洁电缆外护套剥切部位。

  • 安装外护套恢复材料: 根据接头类型,安装热缩外护套或冷缩外护套,确保与电缆本体外护套紧密连接,并实现良好的防水密封。热缩外护套在加热时应特别注意密封胶的熔化和均匀填充。

4.7. 最终检查

  • 外观检查: 检查接头外观是否平整、光滑、无气泡、无褶皱、无机械损伤。

  • 尺寸检查: 检查接头长度、直径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

  • 密封性检查: 检查接头是否密封良好,尤其是在两端与电缆连接处。

  • 电气测试: 在通电前,必须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泄漏电流测试、耐压测试等电气性能测试,确保接头满足运行要求。

5.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常见故障及分析

尽管现代中间接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可能发生各种故障。了解这些故障的原因有助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诊断。

5.1. 绝缘击穿

这是中间接头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故障。

  • 原因分析:

    • 施工工艺不当: 这是绝缘击穿的主要原因。例如,剥切电缆时绝缘层出现刀痕、毛刺;剥切尺寸不准确导致电场畸变;应力锥安装不到位导致电场集中;绝缘恢复材料内部存在气泡或杂质;清洁不到位导致污染物存在。

    • 材料缺陷: 中间接头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如绝缘材料介电强度不足、耐老化性能差等。

    • 环境因素: 长期在潮湿、高温、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下运行,导致绝缘材料性能下降。水分渗透是绝缘击穿的重要诱因。

    • 过电压: 雷击、操作过电压等瞬时高压作用于电缆线路,超过绝缘耐受能力。

    • 局部放电: 绝缘内部存在微小空隙或缺陷,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局部放电,长期累积会导致绝缘碳化,最终击穿。

    • 机械损伤: 外部机械力作用导致接头内部绝缘结构受损。

  • 现象: 电缆线路跳闸,接头处可能出现放电声、焦味,严重时可能出现火光或爆炸。

5.2. 接触不良与过热

  • 原因分析:

    • 导电连接器压接不牢固: 压接模具不匹配、压接次数不足、压接力不足,导致连接电阻过大。

    • 螺栓紧固不当: 螺栓松动或紧固力矩不足,导致接触面压力不够。

    • 导体氧化: 导体表面未清洁干净,存在氧化层,增加接触电阻。

    • 异种金属连接: 铜铝连接未采取适当过渡措施,导致电化学腐蚀,增加接触电阻。

  • 现象: 接头局部温度升高,用红外测温仪可检测到异常高温。严重时可能导致绝缘材料碳化、烧焦,甚至引发火灾。长期过热会加速绝缘老化,最终导致击穿。

5.3. 密封失效与潮气入侵

  • 原因分析:

    • 外护套恢复不完整: 热缩管或冷缩管收缩不均匀,末端密封不严。

    • 密封胶未充分熔化或填充: 热缩式接头在加热过程中,密封胶未完全熔化并填充空隙。

    • 外部机械损伤: 施工或运行过程中,接头外护套受到划伤、磨损等机械损伤。

    • 材料老化: 长期运行后,密封材料性能下降,出现裂纹或硬化。

  • 现象: 接头内部出现水珠、潮气,导致绝缘性能下降,最终引发绝缘击穿。在潮湿环境下,表面泄漏电流增大。

5.4. 机械损伤

  • 原因分析:

    • 外部施工: 在电缆线路附近进行土方施工时,机械设备不慎挖伤或撞击接头。

    • 安装时受损: 在安装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接头受到弯折、扭曲或碰撞。

    • 地质沉降: 地下电缆接头在长期运行中,可能因地质沉降导致接头受力变形。

  • 现象: 接头外护套破裂,可能导致内部绝缘结构受损,甚至导体断裂。

5.5. 局部放电(PD)

  • 原因分析:

    • 绝缘层内部存在气泡、杂质或空隙。

    • 绝缘层剥切不平整,边缘有尖角或刀痕。

    • 半导电层与主绝缘层之间存在气隙或结合不紧密。

    • 应力锥安装不到位或设计缺陷。

  • 现象: 在电缆运行电压下,绝缘内部缺陷处发生微弱放电。局部放电的能量虽然小,但长期作用会使绝缘材料分子链断裂,导致绝缘逐渐劣化,最终引发绝缘击穿。通过局部放电测试可以检测到。

6.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维护与保养

为了延长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的使用寿命,确保其长期可靠运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是必不可少的。

6.1. 定期巡视检查

  • 外观检查: 定期检查中间接头的外观,查看是否有变形、裂纹、膨胀、渗油、渗水等异常现象。特别是对于户外和直埋接头,要关注其防腐蚀和防机械损伤情况。

  • 温度检测: 使用红外测温仪定期测量接头表面的温度。如果发现接头温度异常升高,应立即进行深入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或过热故障。

  • 接地检查: 检查接地引下线是否连接牢固,无松动、无锈蚀。

6.2. 环境维护

  • 保持清洁: 保持接头周围环境清洁,清除杂草、垃圾,防止异物覆盖影响散热。

  • 防潮防湿: 确保接头所在环境干燥,特别是对于户内接头,避免潮气侵入。对于户外接头,应定期检查防雨罩是否完好。

  • 防腐蚀: 对于可能受到腐蚀性气体或液体影响的环境,应加强接头的防腐蚀措施。

  • 防止机械损伤: 在接头附近进行施工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机械损伤。

6.3. 定期电气测试

  • 绝缘电阻测试: 定期测量接头的绝缘电阻,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判断绝缘状况是否良好。绝缘电阻下降可能是绝缘受潮、老化或存在缺陷的迹象。

  • 泄漏电流测试: 测量接头的泄漏电流,判断绝缘层是否存在缺陷。

  • 交流耐压测试: 根据规程和需要,定期对中间接头进行交流耐压测试,以验证其在运行电压下的绝缘强度。

  • 局部放电测试: 对于重要的电缆线路和接头,可以进行局部放电测试,早期发现绝缘缺陷,避免故障扩大。

6.4. 故障处理与修复

  • 早期发现: 一旦发现接头存在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早期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避免更严重的故障发生。

  • 专业维修: 接头一旦发生故障,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严禁非专业人员擅自处理。

  • 记录与分析: 对所有发生的故障,都应详细记录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处理过程和结果,为后续的维护保养提供数据支持。

7.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技术也在持续进步,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7.1. 智能化与数字化

  • 在线监测系统: 集成温度传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实现中间接头的状态在线监测,实时获取运行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分析。

  • 故障预警与诊断: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接头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实现故障的早期预警和智能诊断,提高维护效率。

  • 可视化管理: 通过可视化界面,直观展示接头运行状态、历史数据和故障信息,方便运维人员管理。

7.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绿色材料: 开发和应用更环保、无毒、可回收的绝缘材料和密封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节能设计: 优化接头结构设计,降低接触电阻,减少能量损耗。

  • 更长的使用寿命: 研发更耐老化、更耐恶劣环境的材料,延长接头的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产生。

7.3. 高性能与高可靠性

  • 更高耐压等级: 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提升,对中间接头的耐压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 更强机械性能: 提高接头的抗拉、抗弯、抗冲击能力,适应更复杂的安装和运行环境。

  • 更快安装速度: 进一步简化安装工艺,缩短安装时间,降低对施工人员技能的要求,同时保证安装质量。例如,更加普及预制式和冷缩式接头。

  • 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开发能在极端温度、高湿度、高污染等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的中间接头。

7.4. 模块化与标准化

  • 模块化设计: 将中间接头的各个功能部件进行模块化设计,方便生产、运输、安装和维护,提高互换性。

  • 标准化: 制定更完善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中间接头的设计、生产、测试和安装,确保产品质量和互操作性。

8. 总结

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小型但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传输的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深入了解中间接头的基本构成、不同类型、规范的安装工艺、常见的故障模式及其维护保养方法,对于电力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来,随着电力系统向智能化、环保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35平方电缆中间接头技术也将迎来新的突破。智能化监测、环保材料的应用、更高性能的设计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云母电容公司_云母电容生产厂商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开关三极管13007的规格参数、引脚图、开关电源电路图?三极管13007可以用什么型号替代?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74ls74中文资料汇总(74ls74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lm2596s开关电压调节器的中文资料_引脚图及功能_内部结构及原理图_电路图及封装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芯片UA741运算放大器的资料及参数_引脚图及功能_电路原理图?ua741运算放大器的替代型号有哪些?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28nm光刻机卡住“02专项”——对于督工部分观点的批判(睡前消息353期)

拍明芯城微信图标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拍明芯城”

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买卖元器件!

拍明芯城公众号
拍明芯城抖音
拍明芯城b站
拍明芯城头条
拍明芯城微博
拍明芯城视频号
拍明
广告
恒捷广告
广告
深亚广告
广告
原厂直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