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FET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MOSFET(金属 - 氧化物 - 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表面电场效应,通过栅极电压来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以下从结构基础、不同类型MOSFET的工作原理展开介绍:
结构基础
MOSFET主要由栅极(G)、源极(S)和漏极(D)三个电极构成,栅极与半导体之间有一层绝缘的氧化物(通常是二氧化硅)。根据导电载流子类型可分为N沟道和P沟道MOSFET,依据工作模式又可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
N沟道增强型MOSFET工作原理
截止状态
当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
时,P型衬底与源极、漏极之间的PN结处于反偏状态,源极和漏极之间没有导电沟道,此时漏极电流 ,MOSFET处于截止状态。可以将MOSFET想象成一个开关,此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流无法通过。
导通过程
当在栅极和源极之间施加一个正向电压
(且 , 为开启电压)时,电场会吸引P型衬底中的电子,在栅极下方的半导体表面逐渐形成一个N型反型层。这个反型层就像一条连接源极和漏极的“电子通道”,随着 的增大,反型层中的电子浓度增加,沟道电阻减小。当在漏极和源极之间施加一个正向电压
时,电子就会从源极通过这个N型反型层流向漏极,形成漏极电流 。 越大,沟道越宽,电子流动越顺畅, 也就越大。这就好比用水管来类比,栅极电压就像是控制水龙头开度的力量,
越大,水龙头开得越大,水流( )也就越大。线性区与饱和区
线性区:当 较小时,沟道内的电场分布比较均匀,漏极电流 与 近似成正比,此时MOSFET工作在线性区,类似于一个可变电阻。
饱和区:随着 的增大,沟道靠近漏极一端的电场逐渐增强,当 增大到一定程度( )时,沟道在漏极附近被夹断,此时漏极电流 几乎不再随 的增大而增大,只取决于 ,MOSFET工作在饱和区,类似于一个电流源。
N沟道耗尽型MOSFET工作原理
初始导通:耗尽型MOSFET在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 时,源极和漏极之间就已经存在一个导电沟道,此时在漏极和源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 ,就会有漏极电流 流过。
栅极电压控制:当施加正向 时,会吸引更多的电子进入沟道,使沟道变宽,沟道电阻减小, 增大;当施加负向 时,会排斥沟道中的电子,使沟道变窄,沟道电阻增大, 减小。当负向 达到一定值时,沟道被夹断, 。
P沟道MOSFET工作原理
P沟道MOSFET的工作原理与N沟道MOSFET类似,只是载流子类型和电压极性相反。
P沟道增强型MOSFET:在栅极和源极之间施加负向电压 (且 )时,会在N型衬底表面形成P型反型层,作为导电沟道。当在漏极和源极之间施加负向电压 时,空穴从源极通过沟道流向漏极,形成漏极电流 。
P沟道耗尽型MOSFET:在 时,源极和漏极之间就存在P型导电沟道。施加负向 会使沟道变宽, 增大;施加正向 会使沟道变窄, 减小。
责任编辑:Pan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