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易逝性存储器的区别是什么?


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易失性存储器在计算机存储体系中扮演不同角色,二者在数据保存特性、工作原理、性能、应用场景、成本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以下是详细介绍:
数据保存特性
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能够长期保存,即使设备断电,存储在其中的数据也不会丢失。就像一个带有密码锁的保险箱,只要不主动打开(进行数据擦除等操作),里面的物品(数据)会一直安全存放。例如,电脑中的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即便电脑关机,存储在其中的操作系统、软件、文档等数据依然存在,下次开机时可以正常使用。
易失性存储器:数据在断电后会立即丢失,无法长期保存。它类似于一个临时的工作台,在工作(通电)时可以放置各种工具和材料(数据),但一旦停止工作(断电),工作台上的东西就会消失。例如,电脑中的内存条(RAM),当电脑关机后,内存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就会全部消失。
工作原理
非易失性存储器:通常基于特殊的物理结构或材料特性来存储数据。
以NAND Flash为例:它利用浮栅晶体管来存储电荷,通过向浮栅中注入或释放电荷来表示不同的数据状态(如“0”和“1”)。由于电荷可以在浮栅中长时间保持,所以数据能够长期保存。
以NOR Flash为例:其存储单元是基于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来存储数据,通过改变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来控制导通状态,从而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易失性存储器:主要依靠电路中的电容来存储数据。
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为例:每个存储单元由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组成,电容充电表示“1”,放电表示“0”。由于电容会逐渐放电,所以需要定期进行刷新操作,以保持数据的准确性。
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为例:它使用双稳态触发器来存储数据,不需要像DRAM那样定期刷新,但电路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性能特点
读写速度
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以常见的SATA接口固态硬盘为例,其连续读取速度一般在500MB/s左右,写入速度在400MB/s左右。虽然比机械硬盘快很多,但与易失性存储器相比仍有差距。
易失性存储器:读写速度非常快。例如,DDR4内存的读写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十GB,能够快速响应处理器的数据请求,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流畅运行。
访问延迟
非易失性存储器:访问延迟相对较长。这是因为数据存储在物理介质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寻址、读取和写入操作。
易失性存储器:访问延迟极短,几乎可以实时响应处理器的请求,为处理器提供快速的数据支持。
应用场景
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适合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文件等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
个人电脑: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用于存储操作系统、软件、文档、照片、视频等数据。
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使用内置的闪存芯片来存储系统数据、应用程序和用户资料。
服务器和企业存储:用于存储大量的业务数据、数据库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易失性存储器:主要用于临时存储处理器正在处理的数据和程序,作为处理器与主存储器之间的缓存,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计算机内存:为处理器提供快速的数据访问,支持多任务处理和大型应用程序的运行。
图形处理器(GPU)内存:用于存储图形数据和纹理信息,加速图形渲染和处理。
成本方面
非易失性存储器:不同类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成本有所差异。一般来说,NAND Flash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消费级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一些高性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企业级的固态硬盘,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的品质要求,成本相对较高。
易失性存储器:成本也受多种因素影响。SRAM的速度快、稳定性高,但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通常用于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合,如CPU的高速缓存;DRAM的成本相对较低,是计算机内存的主流选择。
责任编辑:Pan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