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模组上信号线怎么接线图?


以下为无公式和示例的LED显示模组信号线接线图说明,涵盖核心接口定义、接线逻辑及布线规范,适用于快速上手操作。
一、Hub75接口信号线定义(基础版)
1. 接口外观
形状:20针双排插针(间距2.54mm),分A/B两组。
标识:接口标注“IN”(输入)和“OUT”(输出)箭头。
2. 关键信号线(无需记忆引脚号)
信号类型 | 功能 | 接线颜色建议 |
---|---|---|
数据信号 | 传输红/绿/蓝(RGB)图像数据 | 红/绿/蓝线 |
锁存信号 | 固定当前显示数据到驱动IC(低电平有效) | 灰色/黄色线 |
使能信号 | 控制亮度(PWM调光,频率≥1kHz) | 白色线 |
行信号 | 控制扫描行(如1/16扫描需6线) | 棕色/橙色线 |
屏蔽层 | 抑制电磁干扰(户外屏需接地) | 铝箔层接地 |
二、单模组接线图(基础步骤)
1. 接线逻辑
操作:
信号线“IN”端插入模组输入接口(箭头方向朝向模组内部)。
另一端连接发送卡/接收卡输出端口(颜色需对应信号类型)。
2. 关键点
方向:信号必须从“IN”口输入,反接会导致无显示。
颜色匹配:红/绿/蓝线对应RGB数据,灰色线对应锁存信号。
三、多模组级联接线图
1. 横向级联(单行模组)
操作:
模组1的“OUT”口通过信号线连接模组2的“IN”口。
最后一个模组无需连接“OUT”口。
2. 纵向级联(多行模组)
操作:
每行模组由独立接收卡驱动,接收卡输出端口并行连接多行模组。
四、布线规范(无公式版)
1. 信号线与电源线分离
原则:信号线与电源线间距≥5cm,避免平行走线。
操作:
电源线沿模组边缘走线,信号线沿中间走线。
交叉时呈90°垂直交叉。
2. 屏蔽层接地
操作:
屏蔽层单端接地(接控制卡GND),避免地环路。
户外屏需使用屏蔽双绞线(STP Cat6)。
3. 固定与防护
操作:
信号线用扎带固定,间距≤20cm,避免晃动。
户外屏需穿波纹管防护,防护等级≥IP65。
五、接线图核心总结
1. 单模组接线
步骤:
确认模组“IN”口方向。
信号线颜色对应接口功能(红/绿/蓝→RGB数据,灰色→锁存信号)。
插入并压紧卡扣。
2. 多模组级联
横向:信号线“OUT”接下一模组“IN”。
纵向:每行独立供电,接收卡并行驱动。
3. 屏蔽与接地
屏蔽层:接控制卡GND,单端接地。
接地电阻:≤4Ω(户外屏需重点检查)。
六、常见问题排查(无公式版)
1. 模组无显示
原因:
信号线未接通或反接。
锁存信号(LAT)未触发。
解决:
检查“IN”口连接,确认锁存信号有效。
2. 画面偏色
原因:RGB数据线接反或未连接。
解决:重新插拔排线,确认颜色对应接口。
3. 花屏/乱码
原因:
信号线过长或未加中继器。
电磁干扰。
解决:
信号线≤3m,超过加中继器。
户外屏使用屏蔽线并接地。
七、工具与材料清单
工具/材料 | 用途 |
---|---|
FFC软排线 | 连接模组与发送卡/接收卡 |
压线钳 | 固定排线接口 |
万用表 | 检测通断与极性 |
屏蔽双绞线 | 户外屏抗干扰 |
扎带 | 固定信号线 |
八、结论
核心原则:
方向:严格按“IN”→“OUT”级联。
颜色匹配:信号线颜色与接口功能对应。
效率建议:
使用预标注排线(如红/绿/蓝对应RGB)。
户外屏优先选屏蔽线并接地。
通过以上无公式和示例的接线图说明,用户可快速掌握LED显示模组信号线的连接方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责任编辑:Pan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