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24c256芯片手册


AT24C256芯片手册详解
概述
AT24C256是ATMEL公司推出的一款256Kbit串行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采用8引脚双排直插式封装(SOP-8或DIP-8),支持I²C总线接口通信。其核心特性包括32KB的存储容量、64字节页写模式、硬件写保护功能及多电压兼容性(1.8V至5.5V),适用于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消费电子等需要高容量非易失性存储的场景。本文将从芯片特性、电气参数、引脚定义、操作时序、应用示例及典型电路设计等方面展开详细解析。
芯片特性
存储容量与结构
AT24C256内部组织为32768个字节(32KB),每个字节8位,存储空间划分为512页,每页64字节。这种分页结构支持高效的页写操作,可一次性写入最多64字节数据,减少频繁启动内部写周期的开销。I²C总线兼容性
支持标准模式(100kHz)、快速模式(400kHz)和高速模式(1MHz),通过SCL(串行时钟)和SDA(串行数据)两根线实现全双工通信。SCL上升沿将数据写入存储器,下降沿从存储器读出数据,且内置斯密特触发器和滤波输入,有效抑制噪声干扰。硬件写保护功能
WP引脚为写保护输入端,当WP接高电平(VCC)时,芯片进入写保护状态,禁止所有写操作;当WP接低电平(GND)或悬空时,允许读写操作。此功能可防止误操作导致数据被篡改。低功耗与可靠性
采用CMOS工艺,工作电压范围1.8V至5.5V,典型功耗仅为1mA(5V时)。数据保持时间长达100年,编程/擦写周期可达10万次,满足工业级应用需求。多芯片并接能力
通过A0、A1地址引脚,同一I²C总线上可并接4片AT24C256,扩展存储容量至128KB。地址引脚悬空时默认为0,设备地址格式为1010 A1 A0 R/W
,其中R/W为读写控制位(0=写,1=读)。
电气参数
参数 | 典型值/范围 | 说明 |
---|---|---|
工作电压 | 1.8V至5.5V | 支持低功耗与标准电压应用 |
工作温度 | 工业级:-55℃至+125℃ | 适应极端环境 |
存储温度 | -65℃至+150℃ | 长期存储可靠性保障 |
封装功率损耗 | 1.0W(Ta=25℃) | 散热设计参考 |
焊接温度(10秒) | 300℃ | 回流焊工艺兼容性 |
输出短路电流 | 100mA | 过流保护阈值 |
引脚定义与功能
引脚名称 | 功能描述 |
---|---|
A0、A1 | 地址选择输入端,用于区分同一总线上多个设备。悬空时默认为0。 |
SDA | 双向串行数据输入/输出,用于与主控制器交换数据。开漏输出,需外接上拉电阻。 |
SCL | 串行时钟输入,控制数据传输的时序。上升沿写入数据,下降沿读取数据。 |
WP | 写保护输入端。高电平时禁止写操作,低电平或悬空时允许读写。 |
VCC | 电源输入端,支持1.8V至5.5V宽电压范围。 |
GND | 接地端。 |
NC | 未连接引脚,内部无电气连接。 |
操作时序与协议
1. I²C总线协议基础
起始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高到低跳变。
停止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低到高跳变。
应答信号:接收器在第9个时钟周期将SDA拉低,表示成功接收8位数据。
2. 写操作
字节写模式
主控制器发送起始信号。
发送设备地址(
1010 A1 A0 0
,R/W=0)。接收从设备应答信号(ACK)。
发送16位存储地址(高8位+低8位)。
接收ACK后,发送8位数据。
发送停止信号,启动内部写周期(约5ms)。
页写模式
初始化过程与字节写相同,但在发送第一个数据字节后不发送停止信号。
连续发送最多63个字节数据,每发送一个字节后接收ACK。
发送停止信号,启动内部写周期。
注意事项:若写入数据超过64字节,地址计数器将自动翻转,覆盖页首数据。
3. 读操作
当前地址读
读取地址计数器指向的下一个地址(上次读写地址+1)。
若上次读写地址为32767(0x7FFF),则地址翻转至0。
随机地址读
发送伪写操作:起始信号+设备地址(
1010 A1 A0 0
)+16位目标地址。接收ACK后,重新发送起始信号和设备地址(
1010 A1 A0 1
,R/W=1)。接收ACK后,读取8位数据,发送停止信号。
连续读
在当前地址读或随机地址读后,主控制器持续发送ACK,从设备将按顺序输出数据,直到发送停止信号。
4. 写保护机制
当WP引脚接高电平时,芯片拒绝所有写操作,但仍可响应读操作。
写保护状态适用于防止系统误操作或外部干扰导致数据被意外修改。
应用示例
1. 数据采集系统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AT24C256可用于存储传感器采集的历史数据。例如,通过STM32微控制器定时读取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将数据写入EEPROM。由于AT24C256支持10万次擦写,可满足长期数据记录需求。
2. 嵌入式系统配置存储
在智能家居设备中,AT24C256可用于存储设备配置参数(如Wi-Fi名称、密码、工作模式等)。系统启动时从EEPROM读取配置,运行过程中若用户修改配置,则将新数据写回EEPROM。
3. 消费电子产品用户数据存储
在智能手表或健康监测设备中,AT24C256可用于存储用户运动数据、睡眠记录等。其低功耗特性适合电池供电设备,且数据保持时间长达100年,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典型电路设计
1. 硬件连接
I²C总线:SDA和SCL需外接4.7kΩ上拉电阻至VCC。
写保护:WP引脚可通过跳线帽选择接GND(允许读写)或VCC(写保护)。
电源滤波:VCC和GND之间并联0.1μF陶瓷电容,抑制电源噪声。
2. 软件设计要点
初始化:配置I²C控制器时钟频率(如100kHz),并检测EEPROM是否存在(通过发送设备地址并检查ACK)。
错误处理:实现超时检测和ACK/NACK检测,避免因通信故障导致系统卡死。
存储管理:采用分页存储策略,避免跨页写入导致数据丢失。例如,将同一类型的数据存储在同一页内。
注意事项
写周期时间:内部写周期约5ms,期间芯片不响应任何I²C命令。可通过轮询WP引脚或发送伪读操作检测写周期是否完成。
地址越界:写入数据时需确保地址不超过32767(0x7FFF),否则将导致地址翻转。
多设备并接:若同一总线上连接多个AT24C256,需通过A0、A1引脚设置不同地址,避免地址冲突。
静电防护:EEPROM对静电敏感,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采取ESD防护措施(如佩戴防静电手环、使用防静电包装)。
总结
AT24C256以其高容量、低功耗、强可靠性及灵活的I²C接口,成为非易失性存储领域的经典芯片。通过本文的详细解析,开发者可全面掌握其特性、操作时序及应用方法,为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消费电子等领域的设计提供可靠支持。在实际项目中,需结合具体需求优化电路设计和软件算法,充分发挥AT24C256的性能优势。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