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27762输出负压不正常


LM27762输出负压不正常的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LM27762是德州仪器(TI)推出的一款低噪声、高效能双通道升压转换器芯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电荷泵和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组合实现±1.5V至±5V的可调正负电压输出。该芯片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传感器供电、运放偏置等对噪声敏感的场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常遇到负电压输出异常的问题,如无输出、输出电压偏低或不稳定等。本文将结合技术文档、用户反馈及实际案例,系统分析LM27762负压输出故障的根源,并提供分阶段的解决方案。
一、LM27762负压输出原理与关键参数
LM27762的负压生成机制基于电荷泵和LDO的协同工作:电荷泵通过开关电容网络将输入电压反相,生成初步的负电压;随后,负电压LDO对反相后的电压进行稳压,降低纹波和噪声。这一过程涉及以下关键参数:
输入电压范围:2.7V至5.5V。若输入电压低于2.7V,电荷泵可能无法正常启动;若高于5.5V,可能触发过压保护。
输出电流能力:±250mA。负载电流超过此值时,输出电压会因压降而下降。
开关频率:2MHz(典型值)。高频设计可减小外部元件尺寸,但对PCB布局的寄生参数更敏感。
LDO压降:负压LDO在100mA负载下压降为30mV(VOUT=-5V时),正压LDO压降为45mV(VOUT=5V时)。
二、负压输出异常的常见现象与初步排查
1. 无负压输出
现象:正压输出正常,负压端电压为0V或接近0V。
可能原因:
电荷泵电容(如C1)未正确连接或容值不足。
负压LDO的使能引脚(EN-)未正确配置。
PCB布局问题导致电荷泵节点电压异常。
排查步骤:
确认电荷泵电容(通常为1μF陶瓷电容)是否焊接正确,且未使用极性电容(如钽电容)。
检查EN-引脚是否接至有效电平(高电平或低电平,取决于设计需求)。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荷泵节点(如CP引脚)的波形,确认其是否为方波(频率约2MHz)。
2. 负压输出电压偏低
现象:负压输出值低于设定值(如-2.5V输出仅为-1.8V)。
可能原因:
反馈电阻分压网络配置错误。
负压LDO的负载电流超过其能力。
输入电压接近下限(如2.7V),导致电荷泵效率下降。
排查步骤:
核对反馈电阻(RFB1、RFB2)的阻值是否符合数据手册推荐值(如输出-5V时,分压比应为150kΩ/475kΩ)。
减小负载电流,观察输出电压是否恢复。
提高输入电压至5V,验证输出是否正常。
3. 负压输出不稳定(抖动或噪声)
现象:负压输出电压随时间波动,或存在高频噪声。
可能原因:
电容ESR(等效串联电阻)过高。
PCB布局中电荷泵路径的寄生电感过大。
输入电源存在开关噪声。
排查步骤:
将所有输出电容更换为低ESR的陶瓷电容(如X7R材质)。
检查PCB布局,确保电荷泵电容靠近芯片引脚,且走线尽可能短。
在输入端添加LC滤波器(如10μH电感+10μF陶瓷电容),抑制开关噪声。
三、深入分析:电荷泵与LDO的协同工作机制
LM27762的负压输出依赖于电荷泵和LDO的紧密配合。电荷泵通过开关电容网络将输入电压反相,其输出电压可表示为:
其中, 和 为电荷泵电容。若电容值不匹配或ESR过高,会导致 偏离理论值。随后,负压LDO将 稳压至目标输出电压,其稳压精度受反馈电阻和负载电流影响。
1. 电荷泵电容的选择
容值:数据手册推荐使用1μF陶瓷电容(X5R或X7R材质)。若使用钽电容,可能因极性反转导致失效。
ESR:应低于1Ω,以避免电荷泵效率下降。
布局:电容应尽可能靠近芯片的CP引脚,且走线宽度不小于0.3mm。
2. 负压LDO的反馈网络
分压电阻:输出电压由 决定。若电阻值偏差超过1%,会导致输出电压偏离。
负载调整率:在100mA负载下,输出电压变化应小于50mV。若变化过大,需检查LDO的压降是否足够。
四、实际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案例1:负压无输出,正压正常
问题描述:输入5V,正压输出4.8V,负压输出0V。
排查过程:
测量电荷泵节点电压,发现无方波信号。
检查电荷泵电容(C1)为极性钽电容,更换为1μF陶瓷电容后,负压输出恢复至-4.3V。
调整反馈电阻至150kΩ/475kΩ,输出电压稳定在-5V。
结论:极性电容的反向电压导致电荷泵失效。
案例2:负压输出不稳定,伴随鸣叫
问题描述:负压输出在-4.5V至-5V之间波动,且芯片发出高频鸣叫。
排查过程: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容的电压纹波,发现100kHz噪声。
更换输出电容为低ESR陶瓷电容后,噪声消失,但负压仍不稳定。
检查PCB布局,发现电荷泵电容与芯片引脚之间的走线长度超过5mm。缩短走线后,输出稳定。
结论:寄生电感导致电荷泵效率下降,引发振荡。
案例3:负压输出随输入电压变化
问题描述:输入电压从3.6V升至5V时,负压输出从-2.2V升至-2.5V。
排查过程:
测量电荷泵节点电压,发现其随输入电压线性变化。
检查反馈电阻分压比,发现RFB1和RFB2的阻值偏差达5%。
更换为高精度电阻(1%误差)后,输出电压稳定。
结论:反馈电阻精度不足导致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漂移。
五、优化设计与预防措施
1. PCB布局优化
电荷泵路径:确保CP引脚与电荷泵电容之间的走线尽可能短,且避免与其他高频信号线交叉。
电源和地平面:使用完整的地平面,并尽量减少过孔数量。
散热设计:在芯片下方铺铜,并增加散热过孔。
2. 元件选型建议
电容:全部使用X7R陶瓷电容,容值偏差不超过10%。
电阻:反馈电阻使用1%精度金属膜电阻。
电感:若需添加输入滤波器,选择饱和电流大于负载电流1.5倍的功率电感。
3. 测试与验证
空载测试:在无负载条件下,测量正负输出电压和纹波。
负载测试:逐步增加负载电流,观察输出电压和效率变化。
热测试:在最大负载下运行1小时,测量芯片表面温度(应低于125℃)。
六、总结
LM27762负压输出异常的问题通常源于电荷泵电容选择不当、PCB布局不合理或反馈网络配置错误。通过系统排查电荷泵、LDO和外围元件,结合优化PCB设计和元件选型,可显著提高输出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TI的评估模块(EVM)设计,并遵循以下原则:
严格按数据手册配置电荷泵电容和反馈电阻。
优先使用陶瓷电容,避免极性电容。
在输入端添加LC滤波器,抑制开关噪声。
通过示波器实时监测电荷泵节点和输出电压,确保波形符合预期。
通过以上措施,可充分发挥LM27762的低噪声、高效能优势,满足音频放大器、传感器供电等高精度应用的需求。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