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种同轴连接器类型介绍


以下是19种常见的同轴连接器类型及其简要介绍:
一、SMA连接器
用途:SMA(SubMiniature type A)是最常用的射频连接器之一,广泛应用于微波设备和数字通信设备射频回同轴电缆组件或微带,以及单板上的GPS时钟接口和无线设备上基站的射频模块。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螺纹锁紧设计,适合高频应用,频率范围可达18GHz甚至更高,但重复插拔次数有限。
二、SMB连接器
用途:SMB是一种小型推锁式射频同轴连接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电气性能优良等特点,适用于连接高强度同轴电缆,常用于无线设备中将基站侧E1传输电缆连接到基站DDF小传输盒。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推拉式连接,易于快速连接和断开,工作频率范围通常为4GHz。
三、SMC连接器
用途:SMC是SMB的螺纹式变形,其内部结构尺寸与SMB相同,但采用螺纹锁紧设计,提供更稳定的连接,适用于需要较高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的应用。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螺纹锁紧,工作频率范围可达4GHz。
四、BNC连接器
用途:BNC(Bayonet Nut Connector)同轴连接器常用于视频和射频应用,如广播电视、监控系统和测试设备。
特性:具有50或75欧姆阻抗,推拉式连接,快速拆装,适合中频和视频应用,支持高达4GHz的频率范围。
五、TNC连接器
用途:TNC是BNC的螺纹锁紧版,又称螺纹式BNC,适用于需要更高可靠性和机械强度的射频应用,如雷达、测试设备和工业通信。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螺纹锁紧,工作频率范围可达11GHz。
六、N型连接器
用途:N型连接器适用于高功率射频应用,如基站、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螺纹锁紧,高功率处理能力,频率范围可达11GHz。
七、MCX连接器
用途:MCX是小型化的射频连接器,适用于需要节省空间的场合,如移动通信设备和小型天线。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推拉式连接,适合高频应用。
八、MMCX连接器
用途:MMCX是MCX的进一步缩小版,适用于超小型化设备,如智能手表、蓝牙耳机和微型射频模块。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推拉式连接,体积小,适合高频应用。
九、QMA连接器
用途:QMA连接器是一种快速连接型,类似于SMA,但使用推拉式连接,适用于需要快速连接和断开的场合。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推拉式连接,工作频率范围可达12GHz。
十、Type F连接器
用途:Type F连接器主要用于电视和有线电视系统。
特性:具有75欧姆阻抗,螺纹锁紧,适用于视频信号传输。
十一、SMP连接器
用途:SMP是一种高性能推拉式连接器,适用于高密度封装和测试设备。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推拉式连接,适用于高频、高密度应用,频率范围可达40GHz。
十二、SMPM连接器
用途:SMPM是SMP的小型化版本,适用于需要更小尺寸的高频应用。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推拉式连接,工作频率范围可达40GHz。
十三、SMAK连接器
用途:SMAK是SMA连接器的一种版本,设计用于高密度安装,具有更小的尺寸。
特性:具有50欧姆阻抗,螺纹锁紧,适用于高频和高密度应用。
十四、2.92mm连接器
用途:广泛应用于毫米波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测试与测量设备以及需要高精度射频连接的场合。
特性:最高可达40GHz,50欧姆,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和较高的机械稳定性,同时支持高频率操作,适合精密的射频应用。
十五、2.4mm连接器
用途:在高频测试和测量设备、卫星通信、雷达系统以及微波通信领域中非常常见。
特性:最高可达50GHz,50欧姆,具有比2.92mm连接器更高的频率范围和更低的插入损耗,适用于需要更精密、更高频率信号传输的应用。
十六、1.85mm连接器
用途:适用于最前沿的科研、测试设备、微波通信和雷达系统,特别是在需要极高频率性能的场合。
特性:最高可达65GHz,50欧姆,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频率响应,适合于要求极端精度和高频率稳定性的应用。
十七、1.0mm连接器
用途:是目前商用连接器中频率范围最高的之一,主要用于高频测试与测量、天文学、毫米波研究和开发等领域。
特性:最高可达110GHz,50欧姆。1.0mm连接器的尺寸更小,频率响应更高,是进行极高频率研究和开发的理想选择。
十八、0.8mm连接器
用途:主要用于前沿科学研究、极高频率测试与测量、天文学观测和毫米波/太赫兹技术研究。
特性:作为目前商用连接器中频率响应最高的,它最高可达140GHz或更高,50欧姆。0.8mm连接器代表了射频连接技术的最新发展,适用于需要探索极高频率范围的应用。
十九、DIN型连接器
用途:DIN型连接器在某些特定应用中也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需要高可靠性和机械强度的场合。
特性:具有坚固的结构和优秀的电气性能,适用于多种频率范围和功率要求。
这些同轴连接器类型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在选择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工作频率、功率容量、环境条件以及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责任编辑:Pan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