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安森美MJH11021G PNP双极功率达林顿晶体管中文资料


安森美MJH11021G PNP双极功率达林顿晶体管
MJH11021G是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公司生产的一种PNP型双极功率达林顿晶体管。作为达林顿晶体管,它由两个PNP晶体管组成,具有高电流增益和高输入阻抗的特点。达林顿晶体管的这种特性使其非常适用于需要高电流驱动能力的应用。
厂商名称:ON安森美
元件分类:达林顿管
中文描述: 单晶体管,双极,PNP,250 V,15 A,150 W,TO-247,通孔
英文描述: 15 A,250 V PNP Darlington Bipolar Power Transistor,TO-247,30-TUBE
数据手册:https://www.iczoom.com/data/k02-24022853-MJH11021G.html
在线购买:立即购买
MJH11021G概述
MJH11021G是一款15A PNP双极功率达林顿晶体管,设计用作通用放大器、低频开关和电机控制应用。
补充装置
单体结构
应用
工业,电源管理,电机驱动与控制
MJH11021G中文参数
制造商:onsemi
产品种类:达林顿晶体管
配置:Single
晶体管极性:PNP
集电极—发射极最大电压VCEO:250 V
发射极-基极电压VEBO:5 V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250 V
最大直流电集电极电流:15 A
Pd-功率耗散:150 W
安装风格:Through Hole
封装/箱体:TO-247
最小工作温度:-65 C
最大工作温度:+150 C
系列:MJH11021
封装:Tube
商标:onsemi
集电极连续电流:15 A
直流集电极/Base Gain hfe Min:100,400
MJH11021G引脚图
工作原理
达林顿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可以从其内部结构理解。MJH11021G内部集成了两个PNP晶体管,连接方式如下:
第一个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到第二个晶体管的基极。
两个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在一起,作为达林顿对的发射极输出。
第一个晶体管的基极作为整个达林顿对的基极输入。
当输入电流流入基极时,第一个晶体管开始导通,其集电极电流流入第二个晶体管的基极,导致第二个晶体管也导通。这种串联放大使得整个达林顿对的电流增益等于两个晶体管的电流增益的乘积。对于MJH11021G,这种高电流增益意味着较小的基极电流就能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
特点
MJH11021G作为PNP型双极功率达林顿晶体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高电流增益:其电流增益(hFE)通常非常高,可以达到几千倍。这使得它能够在较小的输入电流下控制较大的输出电流,非常适合高功率应用。
高输入阻抗:由于其双晶体管的结构,MJH11021G的输入阻抗较高,减少了对前级驱动电路的负担。
高功率处理能力:它能够处理较大的功率,适用于高功率驱动电路和功率放大器中。
低饱和电压:即使在高电流条件下,它也能够保持较低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提升效率。
内置反向二极管:MJH11021G内部集成了反向保护二极管,能够保护晶体管免受反向电压的损害,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应用
由于其高电流增益、高功率处理能力和高输入阻抗,MJH11021G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功率和高电流驱动能力的电路中。典型的应用包括:
电机驱动:MJH11021G常用于电机控制电路,特别是需要高电流驱动的大型电机。
功率放大器:在音频功率放大器和射频功率放大器中,用于放大信号以驱动负载。
开关电源:在开关模式电源中用作开关元件,控制电源的开关状态。
继电器驱动:用来驱动需要高电流的继电器和电磁阀。
灯光控制:用于大功率LED照明和其它灯光控制系统中,提供高电流驱动能力。
参数
理解和使用MJH11021G,重要的是要了解其关键参数。以下是MJH11021G的一些主要参数: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100V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O):-100V
发射极-基极电压(VEBO):-5V
集电极电流(IC):-10A
基极电流(IB):-0.5A
功耗(Ptot):75W
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VCE(sat)):-2V(最大,IC=-10A,IB=-40mA时)
电流增益(hFE):1000(最小,IC=-5A,VCE=-5V时)
工作结温(TJ):-65°C至+150°C
这些参数说明了MJH11021G的电压和电流处理能力、高增益特性以及其在高功率应用中的适用性。尤其是其高电流增益和高功耗能力,使得它在需要高效能和可靠性的应用中非常适合。
结论
综上所述,安森美半导体的MJH11021G PNP双极功率达林顿晶体管是一款性能优异的电子元件,具备高电流增益、高输入阻抗、高功率处理能力和低饱和电压等特点。它在电机驱动、功率放大器、开关电源、继电器驱动以及灯光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有助于工程师在设计和应用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