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传感器安装方法,角位移传感器安装方法详解


1、角位移传感器安装方法详解
传感器是通过某种物体为媒介通过感应器的转化,转化为信息,然后在将这些信息传递出去。传感器的种类也有很多,但是采用的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比如说角位移传感器,它是通过角度的旋转和位移来获取外界带来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感应器来感应,然后再传递出去。接下来小兔来具体的介绍一下角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作为传感器的忠实用户,而很多人不懂如何保养角度位移传感器,使得角度位移传感器在安装使用中出现很多问题,下面就让小编介绍下角度位移传感器安装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安装
1、以传感器安装凸台定位,用螺钉、螺母或压板固紧在金属板上。在安装传感器时,严禁对轴、壳体进行车、钻等加工,避免轴或壳体受到外界的冲击力和压力,轴的轴向和径向不允许受到冲击力和压力(静压力应小于300n)。严禁松动传感器上的螺钉,转动固紧环位置。
2、传感器出轴与其它机件联接时应注意轴心线要保持在一直线上(包括工作状态),如轴心线有偏差存在,建议使用万向接头或波纹管等转接件,以免传感器出轴弯曲变形,损坏其他器件,从而影响使用。
3、应防止水滴、蒸气、溶剂和腐蚀性气体对传感器的侵袭,防止金属屑或其他粉末进入传感器。
4、传感器的外部接线应焊接在引出端的腰槽处,尽量不要焊在引出端的顶部。焊接时应使用不大于45w电铬铁,焊接时间应小于5秒。在焊接及未冷却透时不应拉动导线,以免电刷丝或整个引出端被拉出,甚至脱落。焊接时尽量少用焊剂、焊油,时间要短,避免焊剂蒸气通过引出端进入传感器内部,导致蒸气冷却后沉积在电阻元件表面,造成等效噪声电阻变差,甚至开路。
二、注意事项
1、传感器出厂后,被用户拆卸、改装(包括撕去商标、在轴与壳体上进行加工、松动螺钉、转动固紧环位置等)的产品,生产厂不负责保修服务。
2、传感器在接入线路时,严禁接错引出端,特别注意电刷引出端(2#),不能接入输入电压。
3、传感器在通电时注意不能万用表的电阻档、电流档去测量传感器电压。
4、传感器在安装过程中切莫乱扔,以免碰坏引出端。
5、传感器在外加电压时应保证在额定功耗范围内。(这里注意额定功耗是指传感器在环境温度为70℃时的允许功耗,当在超过70℃时应降低功率使用)。
6、通过传感器电刷的电流推荐为2ma,最大不超过10ma。
7、传感器和精度是指输出特性的符合性精度,而不是总阻值的偏差精度。传感器的线性精度采用独立线性,以负载开路时测试计算为准。独立线性的计算方法:采用目前传感器行业通常方法,规定前后零位电压作两端点,确定理论电行程、两端点的连线作参考直线。最大偏差范围(正的最大偏差与负的最大偏差绝对值之和;正的最大偏差与0或负的最大偏差与0)的一半,作为传感器线性偏差。
8、带有抽头的传感器其抽头的宽度为4o~5o,在抽头范围内输出电压基本不变,抽头一般作为输出的起始点或终点,在测试、计算线性的理论电行程内不能包含抽头,否则线性的测试计算不正确。
9、导电塑料传感器的电阻温度系数虽比线绕电位器大,作分压器使用时,电刷两边的电阻一起受温度影响而变化,分压比不变,对传感器线性没有影响。(若以电阻值作输出量的线性度则发生变化)。
10、双联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及尺寸、测试标定点一般都以基准联(第一联)为准。同步精度一般是指在某一标定点处二联输出电压差值与外加总电压的百分比(二联外加总电压相同),而不是指所有测试点的同步误差。标定点一般选择起始点或中点(理论电旋转角的中点)。同步精度一般为1%,也可按线性精度的等级。
角位移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的安装方法是非常严谨的,小兔在上文中也仔细的介绍过了,所以我们安装时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为大意而导致从新再安装。随着现在日益的发展,角位移传感器也越来越普及到各个行业以及我们的生活之中。因为这种角位移传感器的精确度比较高,是很多传感器难以比拟的。所以大家在安装使用时多加注意咯。
2、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方法
在我们生活中面对一些设备安装也有可能不太懂,不太了解,面对类似这种情况我们是需要一些专业的方法去了解一些设备安装,掌握方法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快对设备进行安装,就比如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不知如何入手安装,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方法,那么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也是很容易的-----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方法。
根据电子尺对安装的设计要求,以及在最终客户现场进行售后服务所得到的一些经验,特总结出电子尺安装注意事项如下,与大家分享。初看似乎复杂,但习惯了就成为自然。选择电子尺规格需留有余量,一般在实际行程的基础上选大一规格的即可。同时注意,1000mm规格以下可选用KTC拉杆系列,大于此行程的规格,或不便于进行对中调整的场合,宜选用KTF滑块结构。电子尺的安装宜将余量均匀留在两端,未确定极限位置之前不要锁紧固定支架螺丝,待调整行程OK后才能锁紧电子尺固定支架螺丝。
拉杆式电子尺的拉球万向头允许半径1mm的对中性偏差,当然规格越短,建议对中偏差越小。固定电子尺后,将拉杆(KTC、KTM系列均适用)缩回时,万向球头的圆柱本体应能在四个径向方位有空隙。否则,调整万向头安装位或调整靠近伸出端的安装支架位。在拉杆拉出时如有很大的不对中,应调整靠近插头那端的安装支架。这可作为一种辅助复查方式。拉球万向头安装杆与拉杆允许角度±12o的倾斜。
但如果安装时对中偏差和倾斜偏差同时都很大将会影响电子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应予以进一步调整。滑块电子尺可以减少调整对中性的工作量,但辅助加长杆不能取消,否则,会出现由于对中性不好而导致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甚至当即致使电子尺失效。一切调整好后,紧固安装螺丝,力度应使接地电阻小于1Ω为宜。用万用表200Ω档位测量电子尺封盖螺丝与安装支架之间的电阻。使用四线制或带有屏蔽线的配线,电子尺那端接地端应连接,同时将第四端或屏蔽线在电控箱端可靠接地。
以上讲述的就是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方法,这也让大家对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方法有了认知,和操作性的要求,也让大家深入了解到怎样去安装,也侧面告诉我们其实做一些事情都是讲究方法的,有了方法就等于有了捷径,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直线位移传感器安装方法也是以上这样的步骤写的很详细,一步步按照指引做,最后即能完成安装。
3、tr-0010位移传感器如何接线
您好,欢迎提出问题。答复问题: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因型号而异,但其接线原理基本相同,通常需要5根接线:供电线(+24V或+12V)、0V/地、信号输出(一般为4-20mA)、重复精度输出(0.2-3.8V)、模拟量输出(0-10V或0-5V)。为了确保安全,应当在安装前先关闭电源,建议您确认各输出的接线方式,以免造成损坏。在连接好之后,可以使用夹钳等手工工具对位移传感器做固定,并且再次检查接线情况,以确保成品的稳定可靠。安装完毕之后,再上电测试,既可以保证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成功,也可以为后续检测提供数据支持。希望您可以收获满意的结果!祝您使用愉快!
4、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当需要测量轴的径向振动时,要求轴的直径大于探头直径的三倍以上。每个测点应同时安装两个传感器探头,两个探头应分别安装在轴承两边的同一平面上相隔90o±5o。由于轴承盖一般是水平分割的,因此通常将两个探头分别安装在垂直中心线每一侧45o,从原动机端看,分别定义为X探头(水平方向)和Y探头(垂直方向),X方向在垂直中心线的右侧,Y方向在垂直中心线的左侧。
轴的径向振动测量时探头的安装位置应该尽量靠近轴承,否则由于轴的挠度,得到的值会有偏差。
轴的径向振动探头安装位置与轴承的最大距离。轴的径向振动测量时探头的安装:
测量轴承直径 最大距离
0~76mm 25mm
76~510mm 76mm
大于520mm 160mm
探头中心线应与轴心线正交,探头监测的表面(正对探头中心线的两边1.5倍探头直径宽度的轴的整个圆周面,如图)应无裂痕或其它任何不连续的表面现象(如键槽、凸凹不平、油孔等),且在这个范围内不能有喷镀金属或电镀,其表面的粗糟度应在0.4 um至0.8um之间。 键相测量就是通过在被测轴上设置一个凹槽或凸键,称键相标记。当这个凹槽或凸键转到探头位置时,相当于探头与被测面间距突变,传感器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轴每转一圈,就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产生的时刻表明了轴在每转周期中的位置。因此通过对脉冲计数,可以测量轴的转速;通过将脉冲与轴的振动信号比较,可以确定振动的相位角,用于轴的动平衡分析以及设备的故障分析与诊断等方面。
凹槽或凸键要足够大,以使产生的脉冲信号峰峰值不小于5V。一般若采用φ5、φ8探头,则这一凹槽或凸键宽度应大于7.6mm、深度或高度应大于1.5mm(推荐采用2.5mm以上)、长度应大于0.2mm。凹槽或凸键应平行于轴中心线,以防当轴产生轴向窜动时,探头还能对着凹槽或凸键。为了避免由于轴相位移引起的探头与被测面之间的间隙变化过大,应将键相探头安装在轴的径向,而不是轴向的位置。应尽可能地将键相探头安装在机组的驱动部分上,这样即使机组的驱动部分与载荷脱离,传感器仍会有键相信号输出。当机组具有不同的转速时通常需要有多套键相传感器探头对其进行监测,从而可以为机组的各部分提供有效的键相信号。
键相标记可以是凹槽,也可以是凸键,如图所示,标准要求用凹槽的形式。当标记是凹槽时,安装探头要对着轴的完整部分调整初始安装间隙(安装在传感器的线性中点为宜),而不是对着凹槽来调整初始安装间隙。而当标记是凸键时探头一定要对着凸起的顶部表面调整初始安装间隙(安装在传感器的线性中点为宜),不是对着轴的其它完整表面进行调整。否则当轴转动时,可能会造成凸键与探头碰撞,剪断探头。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