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2.0协议规范(中文版)


原标题:USB 2.0 协议规范(中文版)
USB 2.0协议规范(中文版)概述如下:
一、引言
USB 2.0是一种通用的高速数据传输协议,旨在提供各种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该协议由Intel等公司共同开发,并于2000年发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二、协议特点
高速传输:USB 2.0的最大传输速率为480 Mbps,远高于USB 1.1的12 Mbps,极大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向下兼容:USB 2.0协议被设计为向下兼容的模式,即USB 2.0接口可以兼容USB 1.1和USB 1.0设备,确保了广泛的设备支持。
简单易用:USB 2.0支持热插拔,用户可以在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连接或断开设备,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广泛支持:USB 2.0接口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移动设备、外设等领域,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接口。
三、供电模式
USB 2.0支持两种供电模式:总线供电和自供电。在总线供电模式下,设备最多可以获得500mA的电流,满足大多数外设的供电需求。
四、拓扑结构
USB 2.0体系采用分层的星型拓扑来连接所有USB设备,以HOST-ROOT HUB为起点,最多支持7层(Tier),即在一个USB系统中最多可以允许5个USB HUB级联。一个复合设备(Compound Device)将同时占据两层或更多的层。
五、设备类型
在USB 2.0协议中,设备分为主机和设备两种类型。主机是计算机或其他主设备,设备是连接到主机的所有外部设备,如打印机、键盘、鼠标等。主机通过发送控制信息来管理连接的设备,设备则按照主机的指令操作。
六、数据传输模式
USB 2.0协议定义了三种数据传输模式:控制传输、批量传输和中断传输。控制传输用于发送控制命令和接收设备响应,批量传输用于大容量数据的传输,而中断传输则用于周期性的低延迟数据传输。
七、传输技术
USB 2.0采用了分组传输技术,将数据分成小块进行传输,有效地减少了延迟和数据丢失。此外,USB 2.0还引入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八、电气规范
USB 2.0采用了一对差分信号线(D+和D-)来传输数据,并具有严格的电气规范,以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九、应用领域
USB 2.0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手机等。同时,USB 2.0还支持多种设备类型,如存储设备、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等,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以上是USB 2.0协议规范(中文版)的简要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