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和MSP430的CO红外检测系统设计


原标题:基于CAN总线和MSP430的CO红外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CAN总线和MSP430的CO红外检测系统设计主要涉及到系统的整体架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以下是对该系统设计的详细阐述:
一、系统概述
该系统旨在通过红外检测技术精确测量一氧化碳(CO)的浓度,并利用CAN总线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同时进行现场和远程监控。该系统以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结合红外CO气体传感器、数字滤波和温度补偿等算法,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CO浓度检测。
二、系统组成
1. 红外CO气体传感器
选择:采用SM-CO H/M红外线CO气体探测器,该传感器采用双光束非分光红外线(NDIR)检测技术,具有抗其他气体干扰、稳定性好、自带温度补偿等优点。
工作原理:每种物质都有特定的吸收光谱,CO气体在光波波长4.5μm处有一个极强的吸收峰。当红外光通过待测气体时,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光有吸收作用,吸收规律遵循朗泊-比尔定律。通过检测红外辐射经气体吸收后的辐射强度,可计算出被测气体的浓度。
2. MSP430单片机
选择:选用德州仪器(TI)公司生产的MSP430F449型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内部硬件资源,包括内置的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和硬件乘法器等。
功能:单片机负责处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字滤波和温度补偿等运算,以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单片机还控制LCD显示、声光报警以及CAN总线通信等功能。
3. CAN总线接口
组成:由独立的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和CAN数据收发器TJA1050组成。
功能:SJA1000是独立CAN控制器,主要用于移动目标和一般工业环境中区域网络控制。TJA1050是控制器区域网络(CAN)协议控制器和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提供差动发送和接收功能。通过CAN总线接口,系统可以将CO浓度数据远程传输至监控中心。
4. 远程监控系统
软件平台:上位机采用Delphi编写的Windows下的可视化操作界面,通过串口通信与下位机(即基于MSP430的检测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和监控。
功能: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显示CO浓度数据、报警信息等,并可以执行远程操作和控制。
三、软件设计
1. 系统初始化
系统上电复位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操作,包括系统硬件初始化和从MSP430 Flash中读取CAN相关参数并进行设置。
2. 按键扫描与操作
系统通过按键扫描接收用户输入,如设置系统时间、声光报警值以及对应的CAN总线通信地址等参数。按键处理采用捕获中断或行列式键盘方式以节省端口资源。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系统通过红外CO气体传感器采集CO浓度数据,并进行数字滤波和温度补偿等运算以校准浓度数据。数字滤波法采用去极值平均滤波法以提高测量精度。
4. 报警与记录
当CO浓度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通过声光报警装置提醒井下工作人员,并记录报警时刻和报警值到存储器中以便后续分析。
5. CAN通信
系统通过CAN总线接口与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当上位机发送请求报文时,系统以CAN报文形式发送CO浓度数据至监控中心。
四、总结
基于CAN总线和MSP430的CO红外检测系统通过红外检测技术精确测量CO浓度,并利用CAN总线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监控。该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远程通信能力强等优点,在煤矿井下等工业场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