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中的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组合方案


原标题:自动驾驶中的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组合方案
在自动驾驶技术中,传感器及其组合方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决策依据。以下是对自动驾驶中常用传感器及其组合方案的详细解析:
一、自动驾驶中的传感器
二、传感器组合方案
摄像头
类型:单目、双目、三目摄像头等。
功能:负责中远距离识别,能精准识别车道线、交通标识、车辆、行人等固定和移动物体。摄像头对光照条件有一定要求,但技术成熟且成本低廉。
应用:广泛用于自动驾驶的行车和泊车场景中,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
激光雷达(LiDAR)
功能: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获取目标的三维位置信息。激光雷达提供极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是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趋势。
应用:主要用于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构建、障碍物检测、路径规划等。
成本:激光雷达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规模效应的显现,其成本有望逐渐降低。
毫米波雷达
功能:工作在毫米波波段,能够提供深度信息和速度数据。毫米波雷达对天气和光照条件不敏感,但在复杂环境下的漏检率较高。
应用:常用于自动驾驶中的自适应巡航、盲点监测、变道辅助等功能。
超声波雷达
功能: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测算距离。超声波雷达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探测距离有限且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应用:主要用于自动驾驶中的泊车辅助、低速碰撞预警等功能。
其他传感器
GPS:提供车辆的位置信息。
IMU(惯性测量单元):测量车辆的加速度、角速度等运动状态信息。
远程雷达和短程雷达:根据探测距离的不同,用于不同场景下的安全辅助。
自动驾驶的传感器组合方案通常根据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进行设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组合方案:
行车自动驾驶传感器组合
单车道自动驾驶辅助:前视单目摄像头或前向毫米波雷达,实现自动紧急制动(AEB)和自适应巡航(ACC)功能。
多车道自动驾驶辅助:在单车道自动驾驶辅助的基础上,增加车尾部两角的毫米波雷达,实现对车辆侧后环境的感知。进一步增加车前毫米波角雷达,实现变道辅助、路口辅助等功能。
点对点自动导航驾驶:激光雷达x1~3+毫米波雷达x5~8+ADS摄像头x7~10,实现全方位环境感知和冗余配置,确保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泊车自动驾驶传感器组合
倒车辅助:车前、车后各安装4颗超声波雷达,以及车辆四周共4颗鱼眼摄像头,实现倒车时碰撞预警和提供车辆四周环境影像辅助倒车。
自动泊车:在倒车雷达的基础上,车侧两边各增加2个长距超声波泊车雷达,达到共12颗超声波雷达,实现自动泊车。进一步结合全景摄像头,增强对线性车位的感知能力。
记忆泊车和代客泊车:在自动泊车的基础上,增加高精地图和惯性导航定点,与停车场系统结合,实现长距离内的自动泊车。传感器方案通常采用超声波雷达x12+环视摄像头x4,并与行车传感器融合。
综上所述,自动驾驶中的传感器及其组合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在各种驾驶场景下都能做出准确、及时的决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自动驾驶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和普及。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