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收购 ARM 交易或彻底泡汤:四国监管机构均有意否决


原标题:英伟达收购 ARM 交易或彻底泡汤:四国监管机构均有意否决
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确实经历了长时间的监管审查,并面临了来自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的反对。以下是对该交易现状的详细分析:
一、交易背景
交易规模:英伟达原计划以约400亿美元的价格从软银手中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商ARM。该交易若成功,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半导体交易,并可能缔造出西方最大的芯片公司。
交易目的:英伟达希望通过收购ARM,将其人工智能计算功能与ARM广阔的生态系统相结合,推动计算从云、智能手机、PC、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技术扩展到边缘物联网,并将人工智能计算扩展到全球每个角落。
二、监管挑战
多国监管机构反对: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面临了来自英国、美国、中国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的反对。这些监管机构担心交易完成后可能导致的市场垄断、技术创新受阻以及国家安全问题。
具体反对理由:
英国:英国反垄断部门“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认为该交易存在严重的竞争担忧,可能扼杀多个市场的创新,包括数据中心、游戏、物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此外,英国政府还考虑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潜在风险阻止交易。
美国: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通过行政诉讼阻止交易,理由是合并后的公司将有手段和动机扼杀下一代创新技术,同时有可能帮助英伟达不公平地削弱竞争对手。
中国和欧盟:虽然具体反对理由未详细披露,但两国监管机构也对交易表示了关切,并可能采取相应措施阻止交易。
三、交易现状
终止交易:面对巨大的监管压力,英伟达和软银最终决定终止交易。英伟达支付了12.5亿美元的交易终止费给软银,并保留了未来20年使用ARM架构的授权费用。
ARM的未来:交易终止后,ARM将开始准备独立上市。软银表示,ARM的上市将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金支持。
四、结论
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因多国监管机构的反对而告吹。这一结果反映了全球监管机构在维护市场竞争、促进技术创新和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坚定立场。对于英伟达和ARM来说,虽然交易未能成功,但双方仍将继续在各自的领域发展,并寻求新的合作机会。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