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宣布将推出《欧洲芯片法案》,强化半导体自主可控!


原标题:欧盟宣布将推出《欧洲芯片法案》,强化半导体自主可控!
欧盟宣布推出的《欧洲芯片法案》旨在强化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性,以下是对该法案的详细解读:
一、法案背景与目的
《欧洲芯片法案》的推出,是欧盟为应对全球半导体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确保欧洲在半导体领域的供应安全和技术领先地位而采取的重要举措。该法案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提升欧洲半导体产业的制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二、法案主要内容
资金支持:
欧盟将投入超过43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人资金,用于支持芯片生产、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
其中,110亿欧元将专门用于加强现有的研究、开发和创新,确保部署先进的半导体工具以及用于原型设计、测试的试验生产线等。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法案提出“欧洲芯片倡议”,通过汇集欧盟、成员国和现有联盟相关第三国及私营机构的资源力量,建设成“芯片联合事业群”。
鼓励公共和私人对芯片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制造设施进行投资,创建“综合生产设施”和“开放式欧盟铸造厂”的框架概念,以提高半导体制造产能。
供应链安全与危机应对:
建立一个能力中心网络,以解决欧盟的技能短缺问题并吸引新的研究、设计和生产人才。
构建成员国和委员会间的协调机制,加强成员国间的合作,监测芯片供应、估计需求、预测短缺情形,并在必要时触发应急机制。
市场准入与竞争:
法案还包括了促进市场准入和竞争的条款,鼓励欧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包括技术交流、市场开放和知识共享等。
三、法案实施与成效
实施进程:
2022年2月,《欧洲芯片法案》草案出炉,并经历了多轮讨论和修改。
2023年4月,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欧盟已就《芯片法案》敲定了一份临时协议。
2023年7月,欧洲议会通过了《芯片法案》,随后欧盟理事会也批准了该法案。
2023年9月21日,欧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
预期成效:
到2030年,欧盟计划将全球芯片生产的份额从目前的不到10%提高到至少20%。
提升欧盟在芯片领域的供应安全性、应变能力和技术主权,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促进欧洲的芯片产业发展,包括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研发和创新的激励措施等,推动产业链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
四、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尽管《欧洲芯片法案》为欧洲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欧盟仍面临人才短缺、能源困境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欧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人才培养、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等,以确保法案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欧洲芯片法案》的推出是欧盟在半导体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将对欧洲乃至全球的半导体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