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无可降:面板厂商踩稳成本底线,驱动 IC 涨价难


原标题:降无可降:面板厂商踩稳成本底线,驱动 IC 涨价难
近年来,随着电视、IT等需求的下滑,以及消费者采购需求的逐步到位,面板市场面临了较大的压力。面板报价出现明确的跌势,使得面板厂商在成本控制上变得更加谨慎。为了守住获利,面板厂商对成本的态度转趋保守,基本上采取能降就降的策略,即便不降也不能轻易上涨。
二、面板厂商的成本控制策略
降低采购成本:面板厂商在与上游供应链如驱动IC等零组件业者的谈判中,更加注重成本控制。由于面板价格下滑,面板厂对于成本敏感度大增,不愿再以更高价格购入零组件,以避免“高价库存、低价贩售”的情况。
调整产能结构:面板厂商通过调整产能结构来应对市场变化。例如,减少小尺寸面板的供应,增加大尺寸面板的出货,以消耗过剩的产能并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三、驱动IC涨价难的原因分析
需求放缓:由于电视品牌的面板需求放缓,面板行业已转变为买方市场。面板厂商在采购驱动IC等零组件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能够拒绝合作伙伴提高报价的要求。
成本上涨压力:尽管晶圆代工成本增加,但驱动IC厂商面临下游面板厂能接受的涨价空间缩小的困境。这导致驱动IC厂商在涨价问题上更加谨慎,因为过高的价格可能会导致订单减少,进而影响整体营收。
市场竞争激烈:驱动IC市场本身竞争激烈,价格竞争是常态。在过去几年中,由于疫情等因素导致的需求激增推高了驱动IC价格,但这种情况已逐渐改变。随着终端需求的放缓,驱动IC价格难以维持之前的涨势。
四、未来展望
未来,面板厂商和驱动IC厂商都需要在成本控制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面板厂商将继续通过优化产能结构、提升生产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而驱动IC厂商则需要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价格策略,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如5G、物联网等领域的兴起,也将为面板和驱动IC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降无可降:面板厂商踩稳成本底线,驱动 IC 涨价难”反映了当前面板和驱动IC行业的现状和挑战。未来行业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