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特通信直播课堂准时开启,首轮奉上电磁混响室测试方法专题介绍!


原标题:纳特通信直播课堂准时开启,首轮奉上电磁混响室测试方法专题介绍!
纳特通信直播课堂准时开启,首轮奉上电磁混响室测试方法专题介绍,以下是对电磁混响室测试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电磁混响室概述
电磁混响室(Reverberation Chamber)作为一种电波暗室测试方法的替代方案,已经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纳入到电磁兼容(EMC)的基础标准中,成为IEC 61000-4-21。该标准不仅用于EMC领域的相关测试,也可用于非EMC领域的研究。
二、电磁混响室的工作原理
腔体模式激发:在矩形腔体空间中加入激励,会激发不同电场的模式,如TE(横电波)和TM(横磁波)。如果腔体中存在金属物体,改变其位置或激励源位置会改变TE波和TM波的模态,从而激发多种模态,如TExy、TMxy。
模态功率叠加:所有的模态功率叠加时,即为激励源的发射功率(在理想无损耗状态下)。因此,通过尽可能多的激发模态并进行统计平均,可以得到激励源的发射功率。
搅拌器与场均匀区:混响室主要由屏蔽腔体、搅拌器、场强收发设备(测试天线)等部分组成。搅拌器的作用是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进行扰动,使发射天线的电磁波在屏蔽室内不断搅动,从而在特定接收区域内形成“统计均匀”的“场均匀区”。在这个区域内测试,就如同在屏蔽暗室内的“静区”。
三、电磁混响室的优势
工程造价低:相比于传统的测试场地,混响室在工程造价上具有明显优势。
测量时间短:能够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安装便捷:混响室的安装和配置相对简单便捷。
有效模拟复合场:能够有效模拟复杂的电磁环境,满足多样化的测试需求。
高场强测试:使用同样的功率放大器,在混响室内可以产生更大的测试场强,适用于高场强测试。
四、电磁混响室的应用领域
电磁混响室已经在家电通信测试、汽车通信测试系统、无人机测试、卫星辐射功率/杂散、机器通信稳定性/性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应用。特别是在5G通信技术的推动下,混响室在基站测试、智能终端测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纳特通信的贡献
纳特通信作为专注服务于通信及无线通信测试领域的资深企业,已经成功打破了国外在相关测试设备和技术上的垄断。纳特通信以射频大功率技术产品为核心,开发了电磁环境效应(E3)产业、5G通信系统测试产业、电子信息测量产业等应用设备系统和工程业务。同时,纳特通信也致力于推动混响室测试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以适应更多元、更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六、总结
电磁混响室测试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电磁兼容测试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和应用前景。纳特通信通过其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电磁混响室测试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混响室测试方法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