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CAN总线通信接口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方案


原标题:采用CAN总线通信接口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方案
采用CAN总线通信接口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方案,主要涉及系统组成、数据传输方式、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CAN总线的特点等方面。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应用方案:
一、系统组成
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岸上接收处理部分和水下(或其他远程位置)测量装置。这两部分通过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二、数据传输方式
CAN总线作为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其特点非常适合用于远程数据采集系统。CAN总线采用串行数据传输方式,具有通信速率高(最高可达1Mbit/s,在40m双绞线上)、传输距离远(直接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0km,但传输速率会相应降低)、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三、硬件设计
数据采集模块:水下测量装置中,包含各种传感器(如磁场、电场、倾角等传感器),用于采集需要的数据。传感器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
CAN总线控制器:选用具有CAN功能的微控制器(如PHILIPS的P87C592),负责将数字信号封装成CAN报文,并通过CAN总线发送出去。同时,也负责接收来自岸上接收处理部分的CAN报文。
CAN总线收发器:如PC82C250,它是CAN控制器和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提供对总线的驱动发送能力和对CAN控制器的差动接收能力。
岸上接收处理部分:包括CAN总线通信卡(如PCL-841)和计算机系统。CAN总线通信卡负责接收来自水下测量装置的CAN报文,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系统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计算机系统则负责数据的处理、存储和显示等工作。

四、软件设计
单片机程序:主要包括节点初始化程序、报文发送程序、报文接收程序以及CAN总线出错处理程序等。这些程序用C51语言编写,确保单片机能够正确地控制数据采集和CAN总线通信。
主机控制和数据处理程序:包括测量和控制子程序、通信子程序、数据处理子程序等。这些程序用C语言编写,实现数据的接收、处理、存储和显示等功能。
五、CAN总线的特点
通信方式灵活:CAN总线支持多主控制器,允许网络上任何一个节点在任何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其他节点发送信息,通信方式灵活。
实时性强:CAN总线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发送信息时,按优先级顺序通信,大大节省总线冲突仲裁时间,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可靠性高:CAN总线每帧信息都有CRC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同时,网络结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关闭输出功能,使总线上其他节点的操作不受影响。
传输距离远:CAN总线通信接口支持长距离传输,直接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0km(传输速率在5kbit/s以下)。
节点数多:CAN总线上的节点数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达110个。报文标志符可达2032种(CAN2.0A),扩展标准(CAN2.0B)的报文标志符几乎不受限制。
综上所述,采用CAN总线通信接口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高效、可靠、灵活的应用方案。它能够满足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对实时性、可靠性和传输距离等方面的要求。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