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core发布全新IPU产品Bow系列,令人WoW的40%性能提升


原标题:Graphcore发布全新IPU产品Bow系列,令人WoW的40%性能提升
Graphcore发布的全新IPU产品Bow系列确实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性能提升,以下是对该产品的详细介绍:
一、产品发布与核心特点
发布时间:2022年3月3日,Graphcore正式发布了全新IPU系统产品——Bow系列。
核心处理器:Bow系列采用了全球首款3D Wafer-on-Wafer处理器——Bow IPU,这是新一代Bow Pod AI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性能提升:与前代产品相比,Bow IPU为真实世界的AI应用提供了高达40%的性能提升和16%的电源效率提升。
兼容性:Bow系列在提供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保持不变,且无需更改现有代码,确保了良好的兼容性。
二、技术细节与优势
3D半导体技术:Bow IPU处理器采用了全球首项3D半导体技术——Wafer-on-Wafer技术,由Graphcore与台积电合作开发。这种技术能够在硅片之间提供更高的带宽,优化电源效率,并在晶圆级别提升Colossus架构的功率。
处理器架构:Bow IPU中的Wafer-on-Wafer技术将两个晶圆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3D裸片。其中一个晶圆用于AI处理,与GC200 IPU处理器兼容,拥有1472个独立的IPU-Core tile,能够运行超过8800个线程,具有900MB的处理器内存储。而第二个晶圆则作为供电裸片,通过添加深沟槽电容器,实现了更高效的供电,从而支持350 TeraFLOPS的AI计算。
系统架构:作为Bow Pod系统的组成部分,最新Bow-2000 IPU Machine采用了与第二代IPU-M2000 machine同样强大的系统架构,但配备了四个强大的Bow IPU处理器,可提供1.4 PetaFLOPS的AI计算。Bow-2000可以完全向后兼容现有的IPU-POD系统,其高速、低时延的IPU结构和灵活的1U外形尺寸保持不变。
三、产品系列与应用
产品系列:Bow Pod系列包括多个不同规模的系统,如Bow Pod16(4台Bow-2000和一台主机服务器)、Bow Pod32(8台Bow-2000和一台主机服务器)、Bow Pod64以及更大的旗舰系统Bow Pod256和Bow Pod1024。这些系统旨在满足从小到大的各种AI计算需求。
应用场景:Bow Pod系统能够大规模地为各种AI应用提供真实世界的性能,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如GPT和BERT)、计算机视觉(如EfficientNet和ResNet)、图神经网络以及许多其他应用。
四、市场反响与合作
市场反响:Bow Pod系列在发布后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客户发现,在与配有Bow Pod系统的Mk2 IPU-Pod系统相同的峰值功率范围内,各种AI应用的性能提升高达40%。特别是对于最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模型EfficientNet,Bow Pod16的性能比同类Nvidia DGX A100系统提升5倍以上,而价格只有一半,总体拥有成本优势提升高达10倍。
合作伙伴:Bow Pod系统已经与多家领先品牌的主机服务器厂商(如戴尔、Atos、Supermicro、浪潮和联想等)合作,共同推动AI计算的发展。此外,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也已经开始利用Bow Pod系统来推进机器学习和图神经网络的研究。
综上所述,Graphcore发布的全新IPU产品Bow系列凭借其卓越的性能提升、高效的电源效率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在AI计算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市场潜力。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