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资讯 >行业趋势 > 智能时代的进化汽车从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的发展

智能时代的进化汽车从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的发展

2017-12-20
类别:行业趋势
eye 434
文章创建人 拍明
  12月2日上午,4台“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的深圳巴士集团公交车在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根据体验过的乘客反映,这些无人驾驶的巴士转弯流畅,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绕行,行人横穿马路时会紧急刹车避让,到站时自行靠边停。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空空的方向盘,你可能还以为坐上的是某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开的车。据报道,这是全球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的智能驾驶公交试运行。

  网友观点:

  @qwang:我是不是不用考驾照了!

  @目的港:司机终于可以使用上班玩手机了。

  @没V蛇皮果:以后看到没有人的车,不用担心是午夜惊悚了,哈哈。

  @rlir:无人驾驶的时代比想象来的更快!

  @熊壹个:相比人类各种奇葩驾驶者,我更愿意相信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

  未来已来

AI时代的中国智慧: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式上路

  人工智能(AI)被认为是继电力和互联网之后又一次对人类社会产生颠覆式影响的技术,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成为“爆款”话题,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等中国科技圈大佬都谈到了人工智能。事实上,在人工智能的新浪潮中确实频频闪现中国企业的身影。

  以中国互联网BAT三巨头为例,百度已经宣布了“All in AI”战略,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投入也是逐年提高,2016年研发投入占到其总营收的15.3%,李彦宏还表示2018年要开始量产无人汽车;阿里巴巴今年年中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消费级AI产品,并且投资商汤科技在内的5家AI公司;腾讯不但成立公司级的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还在美国西雅图设立了海外实验室,并且投资美国数家AI技术公司。值得注意的是,BAT三巨头的研发人员几乎都占员工总数的一半,高于谷歌的38%和微软的32%。

  除了三巨头之外,其他例如美团、滴滴、科大讯飞等也正根据各自行业特性发力人工智能技术,其中科大讯飞早在2011年就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语音识别DNN(深度神经网络)系统,又在2014年设立“超级大脑”,今年还与安徽医院共同设立“智能医院”,用AI助力医疗;在中国智能语音市场上,2015年科大讯飞就已经获得44.2%的市场份额。

  政策引导与草根创新的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发展人工智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可见,中国对于人工智能的布局是有着顶层设计的。

AI时代的中国智慧: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式上路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都在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将其定位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即使是国内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省,竟然云集阿里巴巴、腾讯、苹果以及高通等行业巨头的大数据中心,原因在于政府财政政策推动,贵州省俨然成为中国的“大数据中心”。

  短评:AI时代背后的国家竞争

  人工智能技术能被用于能源、金融和国防系统等领域,因此人工智能将引发全球地缘政治的变革,背后包含着深刻的国家竞争。目前世界上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是中美两国,全球人工智能领袖依然是美国。据媒体统计,截止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42%;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23%。然而中国却存在着很大的“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首先,中国拥有基数庞大的网民。中国超过7亿的网民规模几乎是美国总人口的两倍,因此在中国可以看到大量不同的用户行为,也就是说中国拥有更高层次的“超大型实验室”来试验各种人工智能应用。

  其次,由政策引导到草根创新的全方位结合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养分极其充足的土壤”。高盛发表的一份名为《中国在人工智能中崛起》的报告中提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领先的AI、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前端的领先力量,AI将会助力中国建设智能经济、智能社会,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高盛的预测是有根据的, 2014和2015年中国发布关于AI的论文数达到了世界第一,被引用次数也达到了世界第一。若高盛的预测成真,那么也意味着全球地缘政治的游戏规则将随之改变。

  电车汇消息: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逐步发展,智能汽车也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无论对汽车行业是否了解,大家都知道车辆自动化方面有三个名词: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辅助驾驶作为智能汽车进化的起点,其应用已经较为普遍,而作为重要发展节点的无人驾驶似乎迟迟不能推广应用。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之间有什么区别?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智能汽车的进化史。

  辅助驾驶

  辅助驾驶一般使用汽车驾驶辅助系统,顾名思义,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司机驾驶的过程中一个辅助支持,保证司机的驾驶安全。目前的技术来看,驾驶辅助系统有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刹车辅助系统、倒车辅助系统和行车辅助系统。但前向启创CEO熊志亮认为:驾驶辅助系统,并不单单是指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刹车辅助系统、倒车辅助系统和行车辅助系统,除此之外,一些主动安全的技术,应该也归于驾驶辅助系统当中,比如说前车避撞系统、疲劳驾驶检测、夜视辅助、行人避撞等等。这样的驾驶辅助系统才能帮助人们更安全的驾车,养成一个健康的驾驶习惯。

  比起自动泊车这样看起来较为“高大上”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初级的驾驶辅助系统早就普及,因为它早就成为车辆的标配功能,在物理底层默默工作,大家很少有留意到。例如,ABS刹车防抱死,ESP电子稳定控制和牵引力控制系统。随着技术普及的加快,早期的驾驶辅助系统都开始升级了,今年大家提出一个技术概念,也许就在明年应用到市售车型上了。例如定速巡航功能,之前是靠司机的人为操作来决定启动、停止和车速,现在进化为自适应巡航功能,打开之后可以随着前车速度自动加速减速,甚至跟着前车变道。

  辅助驾驶系统虽然比较“好用”,但其在国内的推行还不是特别广泛。除了价格上的劣势——一台Mobileye的价格在美国需要849美元,而在中国则需要17800RMB,汽车文化差异的不同也导致了各种问题。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更加成为驾驶辅助产品销售的绊脚石。不过中国的汽车市场庞大,辅助驾驶技术的推广还是很有前景的。

图片.png

  自动驾驶

  很多人对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的分界线不是很明了,但业界对自动驾驶已有比较明确的划分。其中,一个明显的界线是需要人工监控(辅助驾驶)还是由机器监控(自动驾驶)。驾驶员是否需要关注交通和控制车辆和责任划分就是区别二者的最大差距。

  自动驾驶系统不需要驾驶员关注驾驶情况,只需要在系统退出后接管车辆即可。自动驾驶过程中责任事故归主机厂。自动驾驶除了实现辅助驾驶的大部分功能外,允许驾驶员不再关注交通和控制车辆,但仍需要驾驶员坐在车里。

  沃尔沃根据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区分了四个无人驾驶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驾驶员辅助,驾驶员辅助系统能为驾驶员在驾驶时提供必要的信息采集,在关键时候,给予清晰的、精确的警告,相关技术有:车道偏离警告(LDW),正面碰撞警告(FCW)和盲点报警系统。

  第二阶段是半自动驾驶,驾驶员在得到警告后,仍然没能做出相应措施时,半自动系统能让在汽车自动做出相应反应。相关技术有:紧急自动刹车(AEB),紧急车道辅助(ELA)。

  第三阶段是高度自动驾驶。该系统能在驾驶员监控的情况下,让汽车提供长时间或短时间的自动控制行驶,这个阶段目前还比较初级。

  第四阶段:完全自动驾驶,在无需驾驶员监控的情况下,汽车可以完全实现自动驾驶,意味着驾驶员可以在车上从事其他活动,如上网办公、娱乐或者休息。

  自动驾驶的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事情,目前市场只能达到沃尔沃所分的第一阶段。持怀疑态度的人士认为,自动驾驶技术至少现阶段依然不成熟,无法与驾车人对交通状况诸多因素、特别是突发事件的综合判断相比。但是美国IHS汽车信息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杰里米·卡尔森就认为“自动化汽车可以为美国节省数千亿美元的交通事故成本,交通拥堵成本以及运输过程中以人力提高生产力的成本。但它也可能使客运和货运过程涉及的数百万人失去工作。如果自动化汽车足够可靠,总有一天政府或将禁止人类驾驶员驾车,因为美国每年90%以上的交通事故人员伤亡是由驾驶员失误导致的。”

  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与前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没驾驶员。现在的技术并非不能做到无人驾驶,最近就有消息表明无人驾驶地铁将于本月底开始运行。但汽车厂商对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更多的是持保守态度,包括行业标准。如此严格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例如经典的哲学问题火车困境如果被写入无人驾驶的代码中,无论自动驾驶的判断规则怎样规定(撞向哪一方),此时都会受到无数攻击。

  无人驾驶主要运用在交通运输等商用车上,比如城市公交车等。根据预测,无人驾驶汽车约在2021-2022实现商用,此外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的销量将达1200万辆,到205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0万亿元。百度、谷歌、腾讯、特斯拉、英特尔、英伟达等国内外巨头企业纷纷投入重金研发相关技术。


责任编辑:Davia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 AI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