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WC亮相的隔空充电技术是全球首款可量产的


原标题:在MWC亮相的隔空充电技术是全球首款可量产的
在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亮相的隔空充电技术,确实被视为全球首款具备量产可能性的技术。以下是对这一技术的详细解析:
一、技术背景与亮相
技术名称:隔空无线充电技术,也被称为“蕊磁”技术(RiCharge)。
亮相时间:2021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在MWC2021上海展上首次亮相。
合作开发者:OPPO与成都斯普奥汀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
二、技术特点与优势
量产可能性:这是全球首款具备量产可能、符合国际国内安全标准的手机隔空无线充电技术方案。
充电距离:可以在十多厘米范围内实现隔空充电,最远可实现50cm左右的充电距离(加上中继可以达到100cm左右)。
充电自由度:用户可以在立体空间范围内自由充电,只要手机处于发射区域内,都可以实现无束缚的充电体验。
功率与效率:目前发布的卷轴概念机支持7.5w充电,而“蕊磁”在手机领域隔空无线充电时的功率最高有18瓦。系统能量传输效率最高可达到75%。
安全性:该技术符合电磁辐射安全规范要求,对人体无害。同时,该技术还能够实现充满电即时断电以及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异物检测等适用于无线充电的安全保护措施。
三、应用前景与影响
应用场景:隔空无线充电技术可适用多种应用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智能制造等方向。
市场潜力:作为一种新科技,隔空无线充电技术有望引领充电方式的变革,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
产业链影响: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量产,将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无线充电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等。
四、技术原理与实现
技术基础:该技术基于高频磁共振耦合技术框架,通过采用自适应匹配、功率动态调配和磁场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实现立体空间内一对多的无线充电。
实现方式:只要手机内置“蕊磁”无线充电模组,或者外置通过手机壳等方式进行连接,就能够实现隔空无线充电。
综上所述,在MWC上亮相的隔空充电技术是全球首款具备量产可能性的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有望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有望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并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