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低功耗设计?看看如何解决寄存器传输功耗问题


原标题:在学习低功耗设计?看看如何解决寄存器传输功耗问题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裸硅圆片上的金属污染物对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准确检测这些少量金属污染物并找出其根源,通常需要采用多种互补性测量技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测裸硅圆片上少量金属污染物的互补性测量技术:
一、全反射X射线荧光(TXRF)分析仪
原理:利用角度极小的X射线激励抛光晶圆片表面,以获得表面上的金属污染物含量的映射图。
应用:能够精确测量晶圆片表面的金属污染物含量,并生成清晰的映射图,有助于确定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
二、气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VPD-ICPMS)
原理:通过电离使样品离子化,并使用质谱仪分离离子,进行量化分析,以检测含量极低的金属和几种非金属。
应用:能够检测晶圆片上极低含量的金属污染物,并确定其种类和含量。在热处理后,该技术可用于进一步验证污染物的存在和分布。
三、表面光电压(SPV)方法
原理:一种非接触式技术,其原理是分析在表面电压中照明引起的电荷。表面电荷和照明都可以测量表面电压、氧化物厚度、界面陷阱密度、移动电荷、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和产生寿命。
应用:可用于检测晶圆片表面的金属污染物对表面电压和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等参数的影响。在热处理后,该技术可用于观察污染物的扩散和分布情况。
四、微波检测光电导衰减(μ-PCD)载流子寿命测量法
原理:一种非接触式方法,在芯片制造过程中,用于晶圆来料检查、质量控制和过程监测。该方法用激光脉冲照射硅氧化层,产生电子空穴对,以此表征载流子复合寿命。使用微波信号可以监测衰减载流子的浓度瞬变。
应用:可用于评估晶圆片上的金属污染物对载流子复合寿命的影响,从而间接反映污染物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五、动态二次离子质谱(DSIMS)
原理:可以分析材料从表面到100微米深度或更深的元素组成。该方法使用连续聚焦的一次离子束溅射样品表面,从被溅射脱落的离子化材料中提取部分样品,放到双聚焦质谱仪中,使用静电和磁场根据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离子。
应用:能够分析晶圆片从表面到深层的元素组成,包括金属污染物的分布和深度信息。这对于确定污染物的来源和扩散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六、其他技术
KLA 2367检查工具:用于扫描缺陷后的特征,显示缺陷程度和映射图,检测尺寸限制在0.16μm以上。该缺陷检测工具目前使用的是裸片对裸片比较方法。
椭偏法:一种无损测试方法,主要用于确定Bulk体区材料的光学指标和衬底上沉积或生长的薄层(小于或等于5nm)的厚度均匀性。
光致发光(PL)光谱技术:是研究半导体和半绝缘材料的本征和非本征电子结构的技术,有助于确定杂质含量,识别缺陷复合物,测量半导体的带隙。
七、互补性测量的重要性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金属污染物的种类、含量和分布可能因工艺条件、设备状态和原材料质量等多种因素而异,因此单一测量技术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污染情况。因此,需要采用多种互补性测量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例如,在检测镍扩散污染时,可以先使用缺陷检测设备发现晶圆片上的缺陷特征,然后通过快速热氧化(RTO)处理和SPV测量方法确定污染区域,最后使用VPD-ICPMS测量技术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在检测铬污染时,则可以结合TXRF、VPD-ICPMS和DSIMS等多种技术进行分析和验证。
综上所述,用于检测裸硅圆片上少量金属污染物的互补性测量技术包括TXRF、VPD-ICPMS、SPV、μ-PCD、DSIMS等多种方法。这些技术各具特点,相互补充,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晶圆片上的金属污染情况,为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