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PCB工程师,你需要了解这几个设计指南


原标题:作为PCB工程师,你需要了解这几个设计指南
作为PCB工程师,确实需要了解并掌握一系列设计指南,以确保电路板既易于制造又功能可靠。以下是一些关键的PCB设计指南:
一、元件布局
元件放置
常规通用顺序:按顺序依次放置连接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器件、电源电路、精密电路、关键电路等。
取向:确保将相似的元件定位在相同的方向上,有助于实现高效且无差错的焊接过程。
布置:避免将较小元件放置在较大元件的后面,这样小元件有可能受大元件焊接的影响而产生装贴问题。
组织:建议将所有表面贴装(SMT)元件放置在电路板的同一侧,并将所有通孔(TH)元件放置在电路板顶部,以尽量减少组装步骤。
混合技术元件
当使用混合技术元件(通孔和表面贴装元件)时,制造商可能需要额外的工艺来组装电路板,这将增加总体成本。
二、电源、接地和信号线布局
电源和接地平面层
推荐将电源和接地平面置于板内,保持对称和居中,以减少电路板弯曲,也有助于元件的正确定位。
对于给IC供电,建议为每路电源使用公共通道,确保有坚固且稳定的走线宽度,并且避免元件到元件之间的菊花链式电源连接。
信号线走线连接
尽可能采取最短和最直接的路径连接信号线,减少信号损耗。
如果元件需要毫无偏差地固定放置在水平方向,建议在电路板的元件出线的地方基本上水平走线,而出线之后再进行垂直走线。
网络宽度定义
根据电流大小调整网络宽度,确保信号稳定传输。建议为低电流模拟和数字信号提供0.010”(10mil)宽度。当线路电流超过0.3安培时,应进行加宽。
三、有效隔离
电源和控制地
确保每路电源都保持电源地和控制地分开。如果必须将它们在PCB中连接在一起,请确保它尽可能地靠近电源路径的末端。
地平面布置
如果在中间层放置了地平面,请确保放置一个小阻抗路径,以降低任何电源电路干扰的风险,并帮助保护控制信号。
耦合
为了减少由于放置了大的地平面以及在其上方和下方走线的电容耦合,请尝试仅通过模拟信号线路交叉模拟地。
四、热量管理
识别热源
通过元件数据表中的热阻等级,识别并处理高热元件。
添加散热设计
使用散热器、冷却风扇以及热风焊盘来提高散热效率。
使关键元件远离任何高热源。
五、焊接问题预防
热风焊盘设计
添加热风焊盘对于生产可制造的电路板非常有用,特别是对于高铜含量元件和多层电路板上的波峰焊接应用。热风焊盘可以限制焊盘上温度的流失,提高焊接质量。
泪滴添加
在焊盘连接线的位置添加泪滴,以提供额外的铜箔/金属支撑,有助于减少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六、设计检查
电气规则检查(ERC)和设计规则检查(DRC)
在制造前对设计进行细致的检查是确保成功的关键。使用ERC和DRC工具,验证设计是否满足所有规则和约束。
综上所述,作为PCB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元件布局、电源与信号线布局、有效隔离、热量管理、焊接问题预防以及设计检查等方面。这些设计指南将有助于设计出既易于制造又功能可靠的电路板。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