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备件库存可支撑3至6个月,不寻求“去美化”产线?


原标题:3X.备件库存可支撑3至6个月,不寻求“去美化”产线?
关于中芯国际备件库存可支撑3至6个月,以及是否寻求“去美化”产线的问题,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中芯国际备件库存情况
2020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将中芯国际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参股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随后,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回应称,该事项对公司短期内运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但对10nm及以下先进工艺的研发及产能建设有重大不利影响。同时,中芯国际为了应对可能的影响,已提前进行了相关设备、零部件和材料的大量备货。据摩根士丹利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中芯国际的设备备用库存仍可支撑三至六个月,即2021年上半年8吋晶圆产能充裕。
二、中芯国际是否寻求“去美化”产线
中芯国际的立场:
中芯国际高层曾表示,未来产能扩张及新产品发展仍需美方准许,因此将持续和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中芯国际强调,不会寻求完全脱离美国科技的生产线,并相信和全球厂商合作对中芯国际健康发展很重要。
行业背景与讨论:
自美国对华为发起制裁以来,业内掀起了建设“去美化”半导体产线的广泛讨论。然而,由于目前在先进制程所需的中高端半导体设备领域,美系设备厂商仍占据了主导,且短期内难以实现完美替代,因此“去美化”产线的建设并非易事。
尽管有报道指出中芯国际计划建设不含美国设备的40nm芯片生产线,但中芯国际官方并未对此进行确认。同时,考虑到半导体制造过程的复杂性和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完全脱离美国科技的生产线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现实挑战:
中芯国际的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产线对美系半导体设备的依赖程度较高,包括刻蚀机、PVD、CVD、清洗机、氧化/退火设备、量测设备等。
即便中芯国际有大量的备件库存,但半导体设备的安装、维护、零部件的更换通常都需要设备原厂提供技术支持。在没有原厂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中芯国际能否自行解决这些问题仍存在不确定性。
三、总结
中芯国际的备件库存可支撑三至六个月,这为其应对短期内的运营挑战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然而,在是否寻求“去美化”产线的问题上,中芯国际的立场是明确的:不会寻求完全脱离美国科技的生产线,并将继续与全球厂商合作。这既是对当前行业现实的清醒认识,也是对中芯国际自身发展战略的坚持。
需要注意的是,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和挑战,但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仍在努力保持与全球供应链的紧密联系,并积极探索自主可控的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