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电子电路设计高手(10),保护电子电路设计上篇


原标题:成就电子电路设计高手(10),保护电子电路设计上篇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保护电路的设计是确保电子设备在各种异常情况下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上篇中,我们讨论了保护电路的重要性、常见的保护电路类型以及设计实例。本篇将继续深入探讨保护电子电路设计的具体方法和应用实例,重点关注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等方面。
一、过流保护设计
过流保护是保护电子电路免受过大电流损害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过流保护设计方法:
电阻限流法
原理: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利用电阻的压降特性限制电流的大小。
应用:适用于小功率电路,但会增加电路的功耗和发热。
电流传感器与继电器保护法
原理:使用电流传感器监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继电器切断电源。
应用: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电流大小的场合,如电机驱动电路。
IGBT过流保护
特点: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一种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对过流非常敏感。
保护方法:
驱动电路中无保护功能时:在主电路中设置过流检测器件,如电阻或电流互感器。通过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或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电流是否过大。当检测到过流时,通过光耦管向控制电路输出封锁信号,关断IGBT的触发。
驱动电路中设有保护功能时:使用集驱动与保护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混合驱动模块)。这些模块通过检测IGBT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降(Uce)来判断电流大小,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关断IGBT。
运算放大器过流保护
原理:使用运算放大器监测负载电流,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控制MOS管切断负载电源。
应用: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负载电流的场合,如电源管理电路。
二、过压保护设计
过压保护是防止电子设备因电压过高而损坏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过压保护设计方法:
齐纳二极管过压保护
原理:齐纳二极管在反向击穿时具有稳定的电压特性,可以将电压限制在击穿电压以下。
应用:适用于需要限制电压峰值的场合,如电源输入端。
TVS(瞬态电压抑制器)过压保护
特点:TVS具有极快的响应速度和高的浪涌吸收能力。
应用: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过压事件的场合,如雷电保护。
MOV(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过压保护
原理:MOV在电压升高时电阻值迅速下降,将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应用:适用于需要承受较高能量的过压事件,如电源浪涌保护。
撬棒电路过压保护
原理:利用SCR(可控硅整流器)的触发特性,在电压过高时触发SCR导通,将电压短路到地。
应用:适用于需要快速切断过压电源的场合,如直流电源保护。
三、过热保护设计
过热保护是防止电子设备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过热保护设计方法:
热敏电阻过热保护
原理: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监测其阻值可以判断设备的温度。
应用:适用于需要精确监测设备温度的场合,如电机、电源等。
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保护法
原理: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测设备的温度,将温度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微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切断电源。
应用:适用于需要智能化管理的设备,如服务器、数据中心等。
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过热保护
特点:PTC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阻值迅速增加,限制电流通过,从而降低设备温度。
应用:适用于需要自恢复功能的场合,如电池充电器、电机驱动器等。
四、其他保护设计
反极性保护
原理:在电源输入端串联一个二极管,防止电源反接。
应用:适用于所有需要防止电源反接的场合。
反电动势保护
原理:在电感负载两端并联一个二极管,防止电感在断电时产生的反电动势损坏开关器件。
应用:适用于所有包含电感负载的电路,如电机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等。
五、设计实例:IGBT过流保护与过压保护综合设计
以IGBT驱动电路为例,设计一套综合的过流保护与过压保护系统:
过流保护
在IGBT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一个电流传感器,监测IGBT的电流。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信号,触发光耦管导通。
光耦管的输出信号控制驱动电路的封锁信号,关断IGBT的触发。
过压保护
在IGBT的集电极与栅极之间并联一个齐纳二极管,限制栅极电压。
在IGBT的集电极与地之间并联一个MOV,吸收过电压。
在电源输入端设置撬棒电路,当电压过高时触发SCR导通,将电压短路到地。
散热设计
为IGBT选择合适的散热器,确保其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运行。
在散热器上涂抹导热硅脂,提高散热效率。
通过以上设计,可以确保IGBT驱动电路在过流和过压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同时防止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六、总结
保护电子电路的设计是确保电子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电路的具体需求和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保护方法和器件。通过综合运用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等多种手段,可以构建一套完善的保护系统,为电子设备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