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中的浪涌抗扰度的共模浪涌测试,你了解吗?


原标题:EMS中的浪涌抗扰度的共模浪涌测试,你了解吗?
共模浪涌测试是电磁兼容(EMS)测试中的重要项目,主要用于评估设备在遭受浪涌电压(如雷击、开关切换引起的瞬态过电压)时,其接口及内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以下从测试原理、标准要求、实施方法及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测试原理
共模干扰定义
共模干扰指两根信号线对地之间的噪声电压,其特点是幅度相等、相位相同。例如,雷击或电网切换时,电源线与地之间可能产生瞬态高压,形成共模浪涌。测试等效模型
共模浪涌测试中,电源线(ACL/ACN)与保护地(PE)之间施加浪涌电压,等效为一个内阻约12Ω、脉冲电压为6kV的电压源,与共模电感、Y电容串联。Y电容通常选择耐压较高的Y1等级,6kV浪涌能量不足以损坏其绝缘。测试目的
验证设备在共模浪涌冲击下,接口电路是否损坏,性能是否下降,能否在浪涌后恢复正常工作。
二、测试标准与等级
国际标准
工业环境:6kV(类别3)
住宅环境:4kV(类别2)
IEC 61000-4-5:规定浪涌抗扰度测试方法,包括共模浪涌测试。
等级划分:根据设备应用环境,浪涌电压等级分为2kV、4kV、6kV、8kV。例如:
测试波形
1.2/50μs开路电压波形:模拟雷击浪涌的快速上升沿。
8/20μs短路电流波形:模拟浪涌电流的快速上升和缓慢下降特性。
测试端口
电源线(L/N)与地(PE)之间。
信号线与地之间(如通信接口)。
三、测试实施方法
测试设备
浪涌发生器:产生1.2/50μs开路电压和8/20μs短路电流。
耦合/去耦网络:将浪涌信号耦合到被测设备(EUT)的电源线或信号线。
示波器:监测浪涌波形及EUT的响应。
测试步骤
电源线对地施加正负极性浪涌,各5次。
信号线对地施加浪涌(如适用)。
预处理:确保EUT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施加浪涌:
观察与记录:检查EUT是否损坏、性能是否下降,浪涌后能否自动恢复。
判据
EUT在浪涌冲击下不得出现永久性损坏。
浪涌后,EUT应能恢复正常工作,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四、防护措施与电路设计
Y电容选择
Y电容用于抑制共模干扰,需选择耐压等级高于测试电压的Y1级电容。例如,6kV浪涌测试时,Y电容耐压应≥6kV。
共模电感与放电设计
共模电感两端可能产生高压,需并联放电管(MOV)或压敏电阻(MOV2)限制电压,防止飞弧损坏周围器件。
在PCB设计中,可在共模电感两端加入放电齿,通过尖端放电避免对其他电路的影响。
差模与共模滤波
差模干扰通过X电容和差模电感抑制。
共模干扰通过共模电感和Y电容抑制。
接口保护
通信接口(如RS-485、CAN总线)需增加TVS二极管或气体放电管(GDT),限制浪涌电压。
五、测试失败原因与改进建议
常见失败原因
浪涌电压导致Y电容击穿(若耐压不足)。
共模电感两端高压飞弧,损坏周围器件。
接口电路(如整流二极管)因浪涌电压过高而损坏。
改进建议
优化Y电容选型,确保耐压高于测试电压。
在共模电感两端并联放电管或压敏电阻,限制高压。
增加接口保护器件,如TVS二极管。
优化PCB布局,避免高压区域靠近敏感器件。
六、应用案例
工业设备
工业环境中的设备(如PLC、变频器)需通过6kV共模浪涌测试,确保在雷击或电网切换时稳定运行。
通信设备
通信基站设备需通过浪涌测试,防止因雷击导致通信中断。
消费电子
家用电器(如电视、空调)需通过4kV共模浪涌测试,确保在电网波动时安全运行。
七、总结
共模浪涌测试是评估设备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防护措施,可有效提升设备的浪涌抗扰度。工程师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测试等级和防护方案,确保产品符合电磁兼容标准。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