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带你了解逆变器,单相逆变器原理+基本形式解读


原标题:大佬带你了解逆变器,单相逆变器原理+基本形式解读
一、单相逆变器的基本原理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DC)转换为交流电(AC)的电力电子设备。单相逆变器输出单相交流电,其核心功能是实现直流到交流的电能变换,满足交流负载或电网的用电需求。
工作原理:
开关动作:通过控制功率半导体器件(如IGBT、MOSFET)的导通与关断,将直流电压转换为高频脉冲序列。
滤波处理:利用LC滤波器去除高频谐波,输出平滑的正弦波交流电。
输出控制:通过调节开关信号的频率、占空比或相位,控制输出电压的频率、幅值和相位。
二、单相逆变器的基本形式
根据电路拓扑结构,单相逆变器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半桥逆变器
S1导通时,输出电压为+Vdc/2;
S2导通时,输出电压为-Vdc/2;
通过交替导通S1和S2,输出方波交流电。
结构:由两个开关器件(如S1、S2)和两个分压电容(C1、C2)组成,直流母线电压被均分为两个电容电压。
工作原理:
特点:结构简单,但输出电压幅值仅为直流母线电压的一半,适用于低压小功率场景。
全桥逆变器
S1、S4导通时,输出电压为+Vdc;
S2、S3导通时,输出电压为-Vdc;
通过控制对角线开关(S1/S4与S2/S3)的交替导通,输出全幅值方波交流电。
结构:由四个开关器件(S1~S4)组成,分为两个桥臂,直流母线直接连接桥臂中点。
工作原理:
特点:输出电压幅值等于直流母线电压,适用于中高压大功率场景。
推挽逆变器
S1导通时,变压器初级绕组1通电;
S2导通时,变压器初级绕组2通电;
通过交替导通S1和S2,在变压器次级感应出交流电。
结构:由两个开关器件(S1、S2)和一个中心抽头变压器组成,直流母线通过两个开关分别连接到变压器的两个初级绕组。
工作原理:
特点:利用变压器实现电气隔离,但开关器件需承受两倍直流母线电压,适用于高频隔离型应用。
三、单相逆变器的调制技术
为改善输出波形质量,单相逆变器常采用以下调制技术:
方波调制
原理:直接控制开关器件,输出固定频率和幅值的方波。
特点:实现简单,但谐波含量高,适用于对波形质量要求不高的场景。
脉冲宽度调制(PWM)
正弦波PWM(SPWM):以正弦波为调制波,三角波为载波,生成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信号。
空间矢量PWM(SVPWM):基于电压空间矢量合成,提高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
原理:通过调节脉冲宽度,使输出电压的平均值逼近正弦波。
分类:
特点:谐波含量低,波形质量高,广泛应用于中高功率场景。
多电平逆变技术
原理:通过增加逆变器的电平数(如三电平、五电平),减少输出电压的跳变幅度。
特点:进一步降低谐波含量,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景。
四、单相逆变器的应用与选择
应用场景
家用光伏发电: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入电网或供家庭使用。
不间断电源(UPS):在电网停电时,为关键负载提供交流电。
电动汽车充电桩:将直流快充电源转换为交流电,供电动汽车使用。
选择依据
功率等级:根据负载功率选择合适的逆变器容量。
电压等级:匹配直流母线电压和交流输出电压。
波形质量:根据负载对谐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调制技术。
效率与成本:平衡转换效率与设备成本,优化系统经济性。
五、总结
单相逆变器通过控制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动作,实现直流到交流的电能变换。其基本形式包括半桥、全桥和推挽逆变器,调制技术涵盖方波、PWM和多电平技术。选择合适的逆变器形式和调制策略,需综合考虑功率等级、电压等级、波形质量和经济性等因素。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