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转换器传导EMI-第2部分,噪声传播和滤波


原标题:DC/DC转换器传导EMI-第2部分,噪声传播和滤波
一、噪声传播路径分析
DC/DC转换器的传导EMI主要通过以下路径传播:
输入电源线
共模噪声:开关动作导致电源线与地之间的高频电压差。
差模噪声:开关电流在电源线中形成的电流脉冲。
示例:若开关频率为500kHz,共模噪声可能集中在500kHz及其谐波(1MHz、1.5MHz等)。
输出电源线
负载瞬态响应:负载突变时,输出电容的充放电电流可能产生高频噪声。
寄生参数:PCB走线电感、电容ESR导致的高频振荡。
地线回路
地弹:开关电流在地线上形成压降,导致参考电平偏移。
示例:若地线阻抗为10mΩ,开关电流为1A,则地弹电压为10mV,可能干扰敏感信号。
空间辐射耦合
PCB走线辐射:高频电流在走线中形成电磁场,耦合到其他电路。
连接器辐射:未屏蔽的连接器可能成为天线,辐射噪声。
二、噪声滤波设计
1. 输入滤波器
共模电感(CM Choke)
电感量:根据噪声频率选择,如500kHz噪声需100μH以上。
饱和电流:需大于输入电流的1.5倍。
作用:抑制共模噪声。
选择:
示例:Würth Elektronik 744777100,电感量100μH,饱和电流2A。
差模电容(X电容)
容量:100nF-1μF,需满足X2安全标准。
耐压:大于输入电压的1.5倍。
作用:抑制差模噪声。
选择:
示例:TDK C4532X7R1C104K,容量100nF,耐压250V。
π型滤波器
结构:共模电感 + 差模电容 + 差模电容。
优势:同时抑制共模和差模噪声。
示例:
L1(共模电感) → C1(X电容) → C2(X电容)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