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im Integrated发布新版健康传感器平台,将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开发时间缩短6个月


原标题:Maxim Integrated发布新版健康传感器平台,将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开发时间缩短6个月
Maxim Integrated(美信集成)推出的健康传感器平台3.0(HSP 3.0)通过提供完整的参考设计和算法支持,将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的开发时间缩短至少6个月。
关键技术突破
多参数集成监测
HSP 3.0可监测血氧饱和度(SpO₂)、心电图(ECG)、心率、体温和运动数据,其算法可提供心率变异性(HRV)、呼吸频率(RR)、睡眠质量和压力水平等临床级信息。
光学设计体积比上一代缩小40%,集成度更高。
低功耗与高性能
采用MAX86176模拟前端芯片,具备110dB信噪比(SNR)和超过110dB的共模抑制比(CMRR),实现精准的SpO₂和ECG测量。
MAX32666超低功耗微控制器支持蓝牙(BLE)功能,独立运行BLE堆栈,显著降低系统功耗。
临床级精度与安全性
符合FDA对SpO₂和动态ECG的要求(IEC 60601-2-47),满足临床体温测量精度(0.1°C)。
集成完整的安全套件和存储器纠错码(ECC),大幅提升系统可靠性。
对开发效率的提升
即插即用参考设计
MAXREFDES104#参考设计提供完整的光学和电极设计,结合预验证算法,开发者可立即开始数据收集,无需从零开始设计硬件和算法。
硬件、固件和算法一站式解决方案,售价400美元,显著降低开发门槛。
跨平台兼容性
支持腕戴式、胸贴和智能环等多种设备形态,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开放接口便于集成第三方传感器和算法,满足差异化需求。
降低开发成本
参考设计减少40%的组件数量(如电源管理IC、微控制器等),降低物料成本和系统复杂度。
预验证设计缩短验证周期,加速产品上市。
市场影响与应用前景
加速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普及
缩短6个月开发时间使企业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推动远程医疗、慢性病管理和个性化健康监测的落地。
临床级精度支持COPD、COVID-19、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的早期筛查与管理。
技术生态扩展
与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结合,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和云端分析。
开放平台吸引开发者创新,催生更多健康管理应用。
行业趋势契合
顺应可穿戴设备年复合增长率22%的市场趋势,预计2023年出货量突破10亿部。
支持个性化互联网医疗,通过持续监测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总结
Maxim Integrated的HSP 3.0通过硬件集成、算法优化和参考设计标准化,解决了可穿戴医疗设备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精度不足的痛点。其临床级性能和快速开发能力,不仅加速了医疗级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也为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是推动医疗电子行业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