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st升压电路的设计案例详解


原标题:Boost升压电路的设计案例详解
Boost升压电路的设计需要明确输入输出参数、合理选择元件,并通过仿真与测试验证性能,以下以一个典型案例说明其设计过程:
一、设计需求与参数计算
确定输入输出参数
输入电压范围:7.2V~8.4V(2S 2000mAh锂电池)
输出电压:12V
最大输出电流:200mA
输出电压纹波:100mV
元件选型与计算
开关频率选择:100kHz,兼顾电感体积与开关损耗。
二极管正向压降(VF):选用1N5819整流二极管,正向压降0.4V(输出电流200mA时)。
开关管饱和压降(Vsat):MC34063芯片内部三极管饱和电压取0.5V。
开关周期计算:开关周期 。
关断时间(Toff)计算:根据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关系,得 ,导通时间 。
定时电容(CT)计算:通过公式计算得 ,实际选用220pF。
峰值电流(Ipk)计算:根据输入输出参数计算得 。
电流采样电阻(Rsc)计算: 。
最小电感值(Lmin)计算: ,实际选用47μH。
输出电容(CO)计算: ,实际选用100μF电解电容。
反馈电阻(R1、R2)计算:根据输出电压公式计算得 , ,选用1%精度电阻。
二、电路设计与实现
原理图绘制
绘制Boost升压电路原理图,包括MC34063芯片、电感、电容、二极管、电阻等元件。
连接输入电源、输出负载及反馈回路。
PCB布板
缩短电流断续路径,减少包围面积,降低EMI。
输入部分增加π型滤波器、磁珠,电感部分增加RC高频吸收器。
放置和连接输出电容、电感、输入电容、模拟输入电路、数字输入电路,并合理铺地。
三、仿真与测试
仿真验证
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搭建Boost升压电路模型。
输入仿真参数,进行瞬态分析,观察输出电压波形。
验证输出电压是否达到12V,纹波是否在100mV以内。
实际测试
搭建实际电路,输入7.2V~8.4V电压。
测量输出电压,调整反馈电阻(如需要)使输出电压稳定在12V。
测量输出电压纹波,确保其在100mV以内。
测试负载调整率,验证电路在不同负载下的稳定性。
四、优化与改进
效率优化
选用低导通电阻的开关管,降低导通损耗。
选用低正向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降低整流损耗。
优化电感设计,降低电感损耗。
性能提升
增加输入保护电路(如TVS管、防反接二极管),提高电路可靠性。
增加输出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功能,提高电路安全性。
优化PCB布板,减少电磁干扰,提高电路稳定性。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