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政务云云服务运营商市场份额报告发布


原标题:2019年中国政务云云服务运营商市场份额报告发布
一、市场总体格局:头部效应显著,三大阵营分庭抗礼
2019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386.2亿元,同比增长21.5%(IDC数据),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呈现“国资云服务商主导、互联网巨头渗透、垂直领域玩家突围”的三足鼎立格局。
阵营 | 代表厂商 | 核心优势 | 市场份额占比 | 典型客户 |
---|---|---|---|---|
国资云服务商 | 浪潮云、中国电信、华为云、中国移动 | 政策合规性、本地化服务、政企关系 | 68% | 公安部、国家医保局、各省政务云 |
互联网巨头 | 阿里云、腾讯云、京东云 | 技术领先性、生态资源、C端触达能力 | 22% |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广东省“粤省事” |
垂直领域玩家 | 曙光云、紫光云、太极云、华宇软件 | 行业定制化、安全可控、区域深耕 | 10% | 法院系统、税务系统、智慧城市专项 |
二、头部厂商市场份额与竞争策略
浪潮云(18.3%)
核心优势:国内最早布局政务云的厂商,累计服务16个省级、130+地市级政府,在政府数据资源整合、政务大数据平台领域市占率超30%。
典型案例:山东政务云平台,承载全省80%以上政务系统,年节省财政支出超10亿元。
策略:依托“云+数+AI”战略,强化政府数据运营能力,2019年中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一期)项目。
中国电信(16.7%)
核心优势:运营商基因带来的网络覆盖、IDC资源及政企渠道优势,在基层政务云(区县、乡镇)市场占有率第一。
典型案例:上海“一网通办”平台,整合全市50余个部门数据,实现99%民生服务事项“全程网办”。
策略:推出“天翼云+5G+物联网”融合方案,切入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等场景。
华为云(15.1%)
核心优势:鲲鹏+昇腾生态的技术自主性,在政务信创市场(基于国产CPU/OS的云平台)市占率超40%。
典型案例:北京海淀城市大脑,基于华为云Stack实现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事件处置效率提升60%。
策略:联合地方政府建设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推动国产软硬件适配。
阿里云(12.4%)
核心优势:云计算技术积累(飞天操作系统)、中台能力及C端流量反哺(支付宝生态)。
典型案例:浙江“政务中台”,支撑全省1400余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日均调用量超1亿次。
策略:从“技术输出”转向“业务赋能”,推出“数字政府1+2+2+N”架构,强化政务应用开发能力。
腾讯云(9.6%)
核心优势:微信生态(12亿用户)的触达能力、AI与安全技术(腾讯安全七大实验室)。
典型案例:广东省“粤省事”小程序,集成1400余项民生服务,实名用户超1.1亿,日活超1500万。
策略:主打“连接器”定位,通过“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聚焦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
三、市场驱动因素与竞争焦点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数字政府”改革:全国31个省级政府均出台政务云建设规划,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超200亿元。
信创工程加速:党政、金融、能源等领域国产化替代进入深水区,2019年信创云市场规模达68亿元,年增120%。
技术竞争聚焦三大维度
安全可控:等保2.0、密评等合规要求倒逼云服务商加强自主技术研发(如华为云Stack通过等保四级认证)。
混合多云:政务系统“上云”向“用云”升级,超60%政府客户采用混合云架构(IDC数据)。
AI中台化:政务AI从单点应用(如人脸识别)转向中台赋能(如城市事件智能分拨、政策仿真推演)。
区域市场分化加剧
东部地区:聚焦“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深度应用,市场规模占比超50%,竞争白热化。
中西部地区:以“政务云基础建设”为主,市场规模增速达28%,运营商与本土厂商优势突出。
四、未来趋势与厂商突围路径
趋势一:从“政务云”到“城市云”
数据融合: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构建城市级数据湖(如深圳“全市域时空信息平台”)。
场景延伸:从政务服务向城市治理、产业经济、民生服务拓展(如杭州“城市大脑”3.0)。
趋势二:信创云成为必争之地
技术路线:ARM(鲲鹏、飞腾)+麒麟OS、MIPS(龙芯)+统信UOS、x86(海光)+中标麒麟三分天下。
厂商动作:华为云、浪潮云、中国电子云(CEC)加速信创云布局,2020年信创云招标占比将超30%。
趋势三:SaaS化与订阅制兴起
轻量化服务:政府从“买资源”转向“买服务”,催生政务SaaS市场(如协同办公、智慧党建)。
典型案例:金山办公WPS+政务云模式,覆盖全国80%省级政府,年订阅收入超5亿元。
五、结论:政务云进入“下半场”,厂商需构建三大能力
技术自主性:掌握底层架构(芯片、OS、数据库)与核心算法(AI、区块链),规避“卡脖子”风险。
生态整合力:联合ISV、SI、硬件厂商构建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如华为鲲鹏生态已汇聚3000+合作伙伴。
业务理解力:从“技术视角”转向“业务视角”,深入政府业务流程(如“一网通办”需理解行政审批逻辑)。
未来3年,中国政务云市场将保持15%以上增速,但竞争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头部厂商需在安全、效率、体验间寻找平衡点。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