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科技交付业内首个符合ISO 26262的ASIL D级处理器IP核


原标题:新思科技交付业内首个符合ISO 26262的ASIL D级处理器IP核
一、技术突破:全球首款ASIL D级处理器IP核的行业意义
新思科技(Synopsys)推出的DesignWare® ARC® EM Safety Island IP核,是全球首款通过ISO 26262 ASIL D认证的处理器IP,标志着汽车芯片设计从“功能实现”向“安全可信”的跨越。ASIL D是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中的最gao级别,要求系统在极端故障下仍能保证安全运行,适用于自动驾驶、动力总成、制动系统等关键领域。
二、技术解析:ASIL D级IP核的核心优势
双核锁步架构(Dual-Core Lockstep)
故障检测率(FIT):<1 FIT(即每10亿小时故障次数<1次);
诊断覆盖率(DC):≥99%,满足ASIL D对硬件随机故障的要求。
原理:两个完全相同的处理器核心并行执行相同指令,通过比较器实时校验结果,检测并纠正单粒子翻转(SEU)等瞬态故障。
安全指标:
类比:如同飞机双引擎设计,即使一个引擎失效,另一个仍能保证安全飞行。
集成安全监控单元(SMU)
实时监测处理器电压、温度、时钟频率等参数,触发安全状态(如降级模式或系统复位);
支持安全启动(Secure Boot)与固件加密,防止恶意攻击。
功能:
数据:SMU的响应时间<10μs,远低于ISO 26262要求的100ms安全窗口。
低功耗与高性能平衡
技术:采用ARCv2DSP指令集与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在ASIL D安全等级下,性能损失仅15%,功耗较同类方案低30%。
应用场景:适用于L3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DCU),需同时满足实时计算与功能安全需求。
三、行业影响:重新定义汽车芯片设计标准
加速车规级芯片开发
时间成本:传统ASIL D芯片开发需2-3年,新思IP核可将安全相关模块开发周期缩短60%;
成本优化:减少第三方安全认证费用约200万美元,降低车企与Tier 1供应商的准入门槛。
推动自动驾驶落地
传感器融合:处理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源数据,确保决策算法的容错性;
执行器控制:如线控转向、电子稳定程序(ESP),需ASIL D级实时响应。
关键领域:
市场数据:2023年全球L2+及以上自动驾驶芯片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ASIL D IP核渗透率预计超40%。
生态协同效应
工具链整合:与新思科技Verification Continuum平台无缝对接,支持形式化验证、硬件仿真与故障注入测试;
客户案例:英伟达、高通、Mobileye等自动驾驶芯片厂商已采用该IP核,加速其产品通过ASIL D认证。
四、技术对比:新思VS竞品方案
指标 | 新思科技ARC EM Safety Island | 某竞品ASIL D IP核 | 行业基准 |
---|---|---|---|
故障检测率(FIT) | <1 | <5 | <10 |
诊断覆盖率(DC) | ≥99% | ≥95% | ≥90% |
功耗(mW/MHz) | 0.8 | 1.2 | 1.5 |
认证范围 | 处理器+安全监控单元 | 仅处理器核心 | 处理器核心 |
开发工具支持 | 全流程验证工具链 | 基础仿真工具 | 部分工具 |
五、应用场景与案例
案例1:L3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域控制器通过TÜV莱茵ASIL D认证,量产周期缩短8个月。
集成ARC EM Safety Island与ARC HS4xD处理器(支持AI加速);
通过锁步架构+SMU实现ASIL D安全等级,AI算力损失仅8%。
客户需求:某头部车企需在2024年量产L3级车型,要求域控制器通过ASIL D认证,同时支持10TOPS AI算力。
新思方案:
成果:
案例2:电动动力总成控制器
控制器EMC性能提升20dB,故障响应时间<5μs。
采用ARC EM Safety Island管理高压电源监控与故障响应;
通过硬件安全岛(HSI)隔离安全关键代码,防止软件攻击。
客户需求:某Tier 1供应商需开发高集成度电驱控制器,支持800V高压平台与功能安全。
新思方案:
成果:
六、未来展望:ASIL D IP核的技术演进
Chiplet集成
2025年计划推出ASIL D级Chiplet,支持多核异构集成(如CPU+GPU+AI加速器),进一步降低系统级安全认证成本。
AI安全增强
开发安全AI加速器IP核,在神经网络推理中嵌入故障检测机制,满足ASIL D对AI算法可信度的要求。
6G与车路协同
探索ASIL D级V2X通信处理器,保障车联网通信的实时性与安全性,支持C-V2X与5G-V2X双模。
七、总结
新思科技ASIL D级处理器IP核的交付,不仅解决了汽车芯片设计中的“安全孤岛”问题,更通过双核锁步、安全监控、低功耗设计三大核心技术,为自动驾驶、电动化、车联网等场景提供了可量产的解决方案。随着汽车行业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型,该IP核将成为车企与Tier 1供应商构建安全可信电子架构的核心基石,推动智能汽车产业迈向更高安全标准。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