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贝尔总裁:全系 5G 产品序列,强势回归中国 5G 市场


原标题:诺基亚贝尔总裁:全系 5G 产品序列,强势回归中国 5G 市场
一、回归背景:中国5G市场格局与诺基亚贝尔的机遇
中国5G市场现状
规模领先:截至2023年,中国建成5G基站超320万个,占全球60%以上,用户规模突破8亿。
需求升级:从“广覆盖”转向“深覆盖+行业应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垂直领域对5G提出更高要求。
竞争格局:华为、中兴占据主导(合计超70%市场份额),但运营商对多元化供应链需求增强。
诺基亚贝尔的回归逻辑
技术积累:诺基亚在5G核心网、光传输、IP路由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技术,专利储备超3万项。
供应链安全:中国政府推动通信设备“去美化”,诺基亚作为欧洲企业,具备地缘政治优势。
行业深耕:在能源、交通等垂直领域积累深厚,与三大运营商保持长期合作。
二、全系5G产品序列:覆盖网络全场景
诺基亚贝尔推出覆盖无线接入网(RAN)、核心网、传输网、行业专网的全系5G产品,重点产品如下:
产品类别 | 核心产品 | 技术亮点 | 应用场景 |
---|---|---|---|
无线接入网 | AirScale系列基站 | - 支持毫米波/Sub-6GHz双模 - 能耗降低30%(液冷技术) - 动态频谱共享(DSS) | 城市热点覆盖、工业园区 |
核心网 | Cloud Packet Core | - 云原生架构,支持微服务化部署 - 5G SA网络切片 - 边缘计算集成 | 智慧城市、车联网 |
传输网 | 1830 PSI-M光传输系统 | - 单波400G,容量提升4倍 - 超低时延(<1ms) - 智能光层调度 | 骨干网升级、数据中心互联 |
行业专网 | MX Industrial Edge | - 5G TSN(时间敏感网络) - 私有5G核心网 - 工业级可靠性(99.9999%) | 智能制造、港口自动化 |
三、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行业专网与技术创新
行业专网突破
为某汽车工厂部署5G专网,实现AGV机器人毫秒级调度,生产效率提升20%。
与某港口合作,通过5G+AI实现集装箱自动装卸,人力成本降低40%。
技术优势:提供端到端专网解决方案,支持工业级时延(<1ms)和可靠性(99.9999%),满足智能制造、矿山、港口等场景需求。
案例:
绿色节能技术
液冷基站: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基站PUE降至1.1以下,单站年省电超1万度。
AI能效优化: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基站功率,空闲时段能耗降低50%。
开放生态合作
云网融合:与阿里云、腾讯云等合作,提供“5G+云+AI”一体化解决方案。
开源社区:积极参与O-RAN联盟,推动5G网络开放化、智能化。
四、挑战与应对:本土化与成本竞争
主要挑战
市场份额压力:华为、中兴已建立完善的渠道和服务网络,诺基亚贝尔需快速补齐短板。
成本劣势:中国本土厂商具备供应链成本优势,诺基亚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性价比。
生态壁垒:部分行业客户对国产设备有政策倾斜,需加强本土化适配。
应对策略
本土化研发:在成都、南京等地设立研发中心,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定制产品。
成本优化:通过规模采购、自动化生产降低硬件成本,同时提升软件订阅服务占比。
政策协同:参与中国“5G+工业互联网”等国家级项目,获取政策支持。
五、未来展望:5G-A与6G技术储备
5G-Advanced(5G-A)布局
诺基亚贝尔已启动5G-A技术研发,重点推进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网、内生智能等方向。
案例:与运营商合作测试5G-A通感一体技术,实现低空无人机精准定位与避障。
6G技术预研
参与欧盟6G旗舰项目Hexa-X,主导太赫兹通信、智能超表面(RIS)等关键技术研究。
目标:2025年前完成6G原型系统验证,2030年实现商用。
六、结论:诺基亚贝尔回归的市场意义
诺基亚贝尔的回归将为中国5G市场注入新活力:
技术多元化:提供除华为、中兴外的第三种选择,增强供应链韧性。
行业深化:凭借专网技术优势,推动5G在工业、能源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生态开放:通过O-RAN等开源标准,促进5G网络开放化、智能化演进。
数据补充:
诺基亚贝尔计划未来3年在中国市场投入超10亿元,建设5G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
预计到2025年,诺基亚贝尔在中国5G市场份额将提升至5%-8%,重点覆盖行业专网与高端传输市场。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