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言“十四五”规划:北京要以IC及IC装备技术产业为突破口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言“十四五”规划:北京要以IC及IC装备技术产业为突破口
一、背景与核心问题
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加剧
美国、欧盟、日本等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欧洲芯片法案》等政策,加大对本土IC(集成电路)及装备产业的补贴与保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面临重构风险。
中国IC产业自给率不足20%(2023年数据),高端芯片(如7nm以下制程)及装备(如EUV光刻机)仍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
北京的战略定位与资源优势
科技资源密集:聚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等顶尖科研机构,以及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
政策支持力度大:北京“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IC及装备产业是重点方向。
市场需求旺盛: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消费占全国30%以上,但本地化供给不足。
二、院士建言的核心逻辑
以IC及IC装备技术产业为突破口,实现“技术-产业-生态”三位一体突破
技术突破: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装备领域:突破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核心设备,尤其是28nm以下制程的国产化。
材料领域:发展光刻胶、大硅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氮化镓)。
设计领域:支持RISC-V架构、EDA工具等自主化,减少对ARM、Synopsys等海外技术的依赖。
产业突破: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龙头企业牵引:支持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扩大产能,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一体化布局。
中小企业孵化:依托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等平台,培育1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应用场景驱动:推动IC技术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生态突破:打造创新要素集聚高地
人才引育:设立“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学院”,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培养10万名产业人才。
资本赋能:设立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支持初创企业融资与并购。
国际合作:在“安全可控”前提下,与ASML、应用材料等国际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三、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短期(2024-2025年):夯实基础,突破“卡脖子”环节
对关键设备研发给予30%以上的财政补贴;
对首台(套)装备采购给予税收减免。
推动28nm光刻机、12英寸大硅片量产;
建设国家级EDA创新中心,实现部分工具国产化替代;
培育5家以上营收超百亿元的IC装备企业。
重点任务:
政策工具:
中期(2026-2027年):构建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
对并购海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
对出口企业给予汇率风险补偿。
建成3-5个国家级IC产业基地,形成“一核多园”布局;
推动14nm及以下制程量产,国产化率提升至40%;
支持企业并购海外技术团队,快速补齐短板。
重点任务:
政策工具:
长期(2028-2030年):引领全球技术变革,打造“中国芯”品牌
设立国家级IC产业创新联合体;
对颠覆性技术给予“一事一议”支持。
突破EUV光刻机、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技术;
培育2-3家全球TOP10 IC企业;
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全球IC产业新规则。
重点任务:
政策工具:
四、挑战与应对策略
技术挑战:EUV光刻机等核心设备研发周期长、投入大
应对:联合中科院、清华、华为等组建“国家队”,采用“揭榜挂帅”机制,集中攻关。
人才挑战:高端人才短缺,流失风险高
实施“集成电路人才安居工程”,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
设立“院士工作站”,吸引海外顶尖人才兼职。
应对:
市场挑战:国际竞争激烈,本土企业市场份额低
通过政府采购、首台(套)政策扶持本土企业;
推动京津冀地区建立“国产IC优先采购目录”。
应对:
五、预期成效与战略意义
经济价值
到2030年,北京IC及装备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带动全国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
战略价值
实现高端芯片及装备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推动中国从“IC消费大国”向“IC强国”转型,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社会价值
创造50万个以上高技术岗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六、总结
北京以IC及IC装备技术产业为突破口,是应对全球科技竞争、保障产业链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技术攻关-产业集群-生态构建”三位一体战略,北京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IC产业跨越式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变革贡献“中国方案”。
关键行动建议:
立即启动“EUV光刻机联合攻关计划”;
设立“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特区”;
推动京津冀地区建立“国产IC应用示范区”。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