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一个正激式开关电源?


原标题:如何设计一个正激式开关电源?
以下从设计流程框架、各部分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你介绍正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
设计前期准备
明确需求
确定输入电压范围,比如是宽电压输入(如 85 - 265V 交流)还是固定电压输入。
明确输出电压和电流规格,例如输出 24V、3A。
考虑效率、纹波、噪声等性能指标,像效率期望达到 85%以上,纹波电压不超过 100mV。
确定是否需要隔离、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短路保护等特殊功能。
电路拓扑确定
拓扑结构:正激式开关电源主要由开关管、变压器、整流二极管、续流二极管、滤波电感和电容构成。变压器起到电气隔离和电压变换的作用,开关管控制能量的传输。
工作原理理解
开关管导通时,输入电压加到变压器原边,原边电流上升,变压器储能。此时副边同名端为正,整流二极管导通,向滤波电感和电容充电,并向负载供电。
开关管关断后,原边电流迅速下降,续流二极管导通,电感中的能量通过续流二极管继续向负载和电容释放,维持输出电压稳定。
关键元件设计
变压器设计
变比选择:依据输入输出电压关系确定变比。若输入直流电压范围宽,按最小输入电压计算变比,以保证在最低输入时能输出所需电压。
磁芯挑选:根据电源功率和开关频率选磁芯。功率大、频率高时选高饱和磁通密度、低损耗的磁芯,如铁氧体磁芯。
绕组设计:原边绕组匝数要保证在最小输入电压和最大占空比下,磁芯不饱和。副边绕组匝数根据变比确定。绕组线径根据电流大小选,要考虑电流密度,避免发热过大。
开关管选型
耐压考量:选耐压值大于输入最大电压且留有余量的开关管,如输入最大直流电压 375V,可选耐压 600V 以上的。
电流能力:根据原边电流峰值和有效值选,电流容量要足够,能承受开关过程中的电流冲击。
二极管选型
整流二极管:耐压值大于副边输出电压峰值,电流容量根据输出电流和导通时间选,要能承受反向恢复电流。
续流二极管:耐压和电流要求与整流二极管类似,但更注重反向恢复特性,选反向恢复时间短的。
滤波元件设计
滤波电感:根据输出电流纹波要求设计,电感值要合适,能平滑输出电流。
滤波电容:根据输出电压纹波要求选,电容容量和等效串联电阻(ESR)要满足纹波抑制需求。
控制电路设计
控制芯片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控制芯片,如 UC3842、TL494 等。这些芯片有 PWM 调制、保护等功能。
反馈电路设计:用光耦和 TL431 等元件组成反馈电路,将输出电压变化反馈到控制芯片,实现输出电压稳定调节。
PCB 布局布线
布局原则
元件分组:将输入滤波、开关管、变压器、输出整流滤波等电路元件分组布置,减少相互干扰。
散热考虑:发热量大的元件(如开关管、整流二极管)要放在通风好、散热方便的位置。
布线要点
功率回路:原边和副边功率回路要短而粗,减小回路电感,降低电磁干扰。
信号线:控制信号线要远离功率回路,避免干扰。信号线走线要短,减少信号反射。
调试与优化
初步调试:接上电源,检查各点电压是否正常,如输入电压、开关管栅极电压、输出电压等。观察开关管和二极管的波形,看是否有异常。
性能优化:根据调试结果调整元件参数,如调整反馈电路参数改善输出电压稳定性,调整滤波元件参数降低纹波和噪声。
保护功能测试:测试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是否正常,确保电源在异常情况下能安全工作。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