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迈斯半导体推出全球首款针对全面屏智能手机的“OLED屏下”应用进行优化的环境光、接近和光源闪烁检测模块


原标题:艾迈斯半导体推出全球首款针对全面屏智能手机的“OLED屏下”应用进行优化的环境光、接近和光源闪烁检测模块
艾迈斯半导体(ams AG,现为ams OSRAM)推出的全球首款针对全面屏智能手机优化的“OLED屏下”环境光、接近和光源闪烁检测模块(如型号TCS3720),标志着智能手机光学传感器技术的重大突破。该模块通过屏下集成设计,在保持全面屏美观的同时,实现高精度环境感知,解决传统传感器开孔影响屏幕完整性的痛点。以下从技术原理、核心优势、应用场景及行业影响展开分析。
一、技术原理:屏下集成的光学突破
1. 模块组成与功能
环境光传感器(ALS):
测量环境光强度(单位:lux),动态调节屏幕亮度,提升续航与用户体验。
创新点:采用超窄光谱响应(覆盖可见光400-700nm),避免OLED自发光的干扰。
接近传感器(PS):
检测物体靠近(如通话时脸颊贴近屏幕),自动关闭屏幕以防止误触。
创新点:通过红外光脉冲调制穿透OLED层,实现10cm以上检测距离(传统方案仅5cm)。
光源闪烁检测(Flicker Detection):
分析环境光源的闪烁频率(如LED灯、显示器频闪),优化摄像头成像效果(避免条带伪影)。
创新点:集成高速ADC采样(>1MHz),可捕捉100Hz-10kHz频闪信号。
2. 屏下集成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 ams解决方案 | 技术原理 |
---|---|---|
OLED自发光的干扰 | 采用光学滤波片+光谱校准算法 | 分离环境光与OLED背光光谱,误差<5% |
信号穿透性不足 | 使用940nm红外光+高功率发射器 | 穿透OLED层(厚度<100μm),衰减<30% |
空间限制 | 3.0mm×2.5mm×0.6mm微型封装 | 集成ALS/PS/Flicker功能,节省PCB空间 |
二、核心优势:全面屏与性能的完美平衡
1. 屏占比与美观性
零开孔设计:
传感器完全隐藏于OLED屏幕下方,无需刘海、水滴或打孔,助力手机实现98%以上屏占比(如小米MIX 4、中兴Axon 30屏下版)。
超薄封装:
厚度仅0.6mm,适配柔性OLED屏幕的弯曲特性,不影响手机轻薄化设计。
2. 高精度环境感知
环境光测量:
动态范围0.01lux至100,000lux,覆盖从暗室到户外强光场景。
类比:相当于人类眼睛的适应范围(从月光到正午阳光)。
接近检测:
支持可编程阈值(如1-10cm),适配不同用户握持习惯。
光源闪烁检测:
准确识别100Hz/120Hz PWM调光的LED光源,优化屏幕显示效果(减少眼疲劳)。
3. 低功耗与抗干扰
功耗优化:
红外发射器脉冲工作模式,平均功耗<1mW(传统方案>5mW)。
抗环境光干扰:
动态补偿算法可过滤阳光直射、反射光等干扰,误触发率<0.1%。
三、应用场景: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
1. 智能手机
全面屏交互优化:
通话时自动熄屏、游戏时防误触,提升用户体验。
拍照与视频优化:
光源闪烁检测可避免拍摄LED灯时出现“水波纹”伪影(如夜景模式、直播场景)。
健康监测:
结合ALS数据,估算用户暴露于自然光的时间,辅助睡眠周期调节。
2. 可穿戴设备
智能手表/手环:
屏下传感器可实现无边框设计,同时监测环境光强度以调节屏幕亮度,延长续航。
AR/VR眼镜:
接近检测用于自动休眠/唤醒,环境光感知优化虚拟场景的亮度匹配。
四、行业影响:推动全面屏普及与技术创新
1. 对比传统方案
维度 | ams屏下传感器 | 传统开孔传感器 | 改进点 |
---|---|---|---|
屏占比 | 98%+(无开孔) | 85%-90%(刘海/打孔) | 提升10%以上视觉体验 |
功能集成度 | ALS+PS+Flicker三合一 | 需分立传感器(3-4颗) | 节省PCB空间与成本 |
抗干扰能力 | 光学滤波+算法补偿 | 依赖硬件屏蔽 | 误触发率降低90% |
量产成本 | 约$1.2(大规模量产) | 约$0.8(分立方案) | 单机成本增加$0.4,但节省屏幕开孔成本 |
2. 市场竞争力
技术壁垒:
屏下光学传感器的核心在于光谱分离算法与红外穿透技术,ams拥有200+项相关专利,竞争对手难以短期复制。
客户验证:
已通过三星、小米、OPPO等头部厂商验证,2023年出货量预计超5000万颗。
3. 未来趋势
向折叠屏/卷曲屏扩展:
柔性封装技术适配可变形屏幕,助力下一代形态创新。
多模态传感器融合:
结合ToF摄像头、UV传感器,实现更复杂的环境感知(如AR导航、皮肤健康监测)。
五、总结与推荐
1. 核心结论
ams的OLED屏下环境光/接近/光源闪烁检测模块通过屏下集成、高精度感知与低功耗设计,解决了全面屏手机的光学传感器难题,推动行业向“真全面屏”演进。
该模块适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及AR/VR等对屏占比与交互体验要求严苛的场景。
2. 推荐理由
用户体验升级:无开孔设计提升美观性,智能感知优化交互与续航。
技术领先性:全球首款屏下三合一传感器,专利壁垒高。
量产可行性:已通过头部厂商验证,成本可控。
3. 行业影响
加速全面屏普及:预计2024年屏下传感器渗透率将超30%,替代传统开孔方案。
开启新应用场景:如车载HUD、智能家电等需隐藏式传感器的领域。
ams的这一创新不仅巩固了其在光学传感器领域的领导地位,更为消费电子行业提供了“隐形感知”的技术范式,值得终端厂商与开发者重点关注。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