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和格力两大家电巨头近年在哪些领域有所布局?


原标题:美的和格力两大家电巨头近年在哪些领域有所布局?
一、核心领域布局对比
美的与格力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双寡头,近年来均通过多元化战略拓展业务边界,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以下从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新能源、国际化四大维度展开分析:
领域 | 美的集团布局 | 格力电器布局 | 核心差异 |
---|---|---|---|
智能家居 | - 全屋智能生态:以“美的美居”APP为核心,整合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全品类家电,支持语音控制、场景联动。 - AIoT平台:推出M-Smart系统,接入第三方设备(如华为HiLink、小米IoT)。 | - 格力+智慧家庭:以空调为核心,拓展至冰箱、洗衣机、厨电,但生态开放性较弱。 - 语音交互:自研“格力+”语音助手,但兼容性有限。 | 美的生态更开放,兼容性更强;格力依赖自有品牌,封闭性较高。 |
工业技术 | - 库卡机器人:2016年收购德国库卡(KUKA),布局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 - 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 | - 凌达压缩机:自研空调压缩机,全球市占率超30%。 - 智能装备:涉足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但规模小于美的。 | 美的通过并购快速切入高端制造;格力依赖自研技术,深耕空调产业链。 |
新能源 | - 楼宇科技:推出“美的楼宇科技”品牌,提供光伏储能、热泵系统等解决方案。 - 合康新能:控股合康新能,布局高压变频器、新能源汽车部件。 | - 格力钛新能源:2021年控股银隆新能源(现格力钛),聚焦钛酸锂电池、储能系统。 - 光伏空调:研发“零碳源”空调系统,集成光伏发电与储能。 | 美的侧重楼宇能源管理;格力聚焦电池与储能,技术路线更激进。 |
国际化 | - 海外并购:收购东芝家电、意大利Clivet中央空调,建立本地化研发中心。 - 自主品牌出海:在东南亚、拉美等市场推广“Midea”品牌。 | - 自主品牌为主:在巴西、巴基斯坦建厂,但海外收入占比低于美的。 - 技术输出:向东南亚、中东出口空调技术。 | 美的通过并购快速扩张;格力依赖自主品牌,国际化步伐较慢。 |
二、细分领域深度分析
1. 智能家居:生态开放性与用户体验
美的:
优势:全品类覆盖+开放生态,用户可通过一个APP控制美的及第三方设备(如小米扫地机器人)。
案例:与华为合作,美的空调接入鸿蒙系统,实现“碰一碰”快速配网。
格力:
优势:空调技术领先,但其他品类(如冰箱、洗衣机)市场占有率较低,生态联动性不足。
挑战:用户需下载多个APP(如“格力+”“格力董明珠店”),体验割裂。
2. 工业技术:从家电到高端制造
美的:
库卡机器人:2022年库卡中国营收占比超20%,服务汽车、3C电子等行业。
美擎平台:为小天鹅、海天味业等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降低生产成本15%-30%。
格力:
凌达压缩机:全球市占率超30%,但技术迭代速度慢于日本大金、美国艾默生。
智能装备:2022年营收占比不足5%,主要客户为格力自身及少数家电企业。
3. 新能源:储能与绿色技术
美的:
楼宇科技:为医院、数据中心提供“光伏+储能+热泵”一体化解决方案,节能率达40%。
合康新能:高压变频器市占率国内前三,应用于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
格力:
格力钛:钛酸锂电池寿命长(2万次循环),但能量密度低(约90Wh/kg),主要用于储能、公交客车。
光伏空调:2022年销量超10万套,但成本较高,市场接受度有限。
4. 国际化:市场覆盖与品牌影响力
美的:
海外收入占比:2022年达41.5%,远超格力的12.3%。
本地化运营:在越南、埃及建厂,规避贸易壁垒。
格力:
自主品牌出海:在巴西、巴基斯坦市占率超30%,但依赖空调单一品类。
挑战:欧美市场品牌认知度低,需通过并购或技术合作突破。
三、财务表现与战略成效
指标 | 美的集团(2022年) | 格力电器(2022年) | 分析 |
---|---|---|---|
营收 | 3457亿元 | 1902亿元 | 美的规模优势显著,格力依赖空调业务(占比超70%)。 |
净利润 | 296亿元 | 245亿元 | 格力净利率更高(12.9% vs 8.6%),但增长乏力。 |
研发投入 | 126亿元 | 63亿元 | 美的研发投入是格力的2倍,布局更前瞻(如机器人、新能源)。 |
市值 | 约4000亿元 | 约2000亿元 | 资本市场更看好美的的多元化战略。 |
四、未来战略展望
美的:
目标:成为“全球科技集团”,2025年工业技术收入占比超20%。
路径:深化库卡机器人与家电业务的协同,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
格力:
目标:从“空调专家”转型为“多元化工业集团”。
路径:加速格力钛电池商业化,扩大工业装备客户群(如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
五、总结与建议
核心结论:
美的:通过“并购+生态”快速扩张,多元化战略更成功,但需警惕商誉风险(商誉/净资产占比超20%)。
格力:依赖空调业务,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布局较慢,但技术底蕴深厚,若能突破生态封闭性,仍有增长潜力。
用户选择建议:
智能家居:优先选择美的(生态更开放)。
高端空调:格力仍是首选(技术领先)。
工业客户:美的的库卡机器人与美擎平台更具性价比。
推荐关注:
美的年报中的“工业技术”板块收入增速。
格力钛电池的商业化进展(如储能项目中标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美的与格力的竞争已从家电领域延伸至工业技术、新能源等高附加值赛道,未来谁能更快突破业务边界,谁将占据行业制高点。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