闩式短路保护电路


原标题:闩式短路保护电路
闩式短路保护电路(Latch-Type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Circuit)是一种自锁式保护机制,当检测到短路或过流时,电路会立即切断输出并保持锁定状态,即使短路故障消失,也需通过外部复位信号(如手动开关或MCU控制)才能重新恢复工作。其核心优势在于快速响应、高可靠性、避免反复触发,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电机驱动、电池保护等场景。
一、闩式保护电路的核心原理
1. 基本工作逻辑
正常状态:电路输出正常电压/电流,保护模块处于待机状态。
短路触发:当输出端短路或负载电流超过阈值时,保护电路在纳秒至微秒级内切断输出。
自锁保持:切断后,电路通过逻辑门或触发器(如RS锁存器)维持断开状态,防止短路反复触发导致器件损坏。
复位机制:需通过外部信号(如复位按钮、MCU控制)清除自锁状态,恢复输出。
2. 关键组件
电流检测元件:采样电阻、霍尔传感器或功率MOSFET的导通电阻(Rds(on))。
比较器:将检测电压与参考阈值比较,输出高低电平信号。
闩锁逻辑:RS触发器、D触发器或专用保护IC(如TPS2590、LM5069)。
开关器件:MOSFET、IGBT或继电器,用于实际切断负载路径。
二、典型电路设计示例
示例1:基于MOSFET和RS触发器的闩式保护
电路组成:
采样电阻(Rsense):串联在负载路径中,将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
比较器(U1):正输入接Rsense电压,负输入接参考电压(Vref,设定短路阈值)。
RS触发器(U2):S端接比较器输出,R端接复位信号(手动或MCU控制)。
N沟道MOSFET(Q1):栅极由RS触发器Q端控制,源极接地,漏极接负载。
工作流程:
正常工作:负载电流小,Rsense电压 < Vref,比较器输出低电平,RS触发器Q端输出高电平,Q1导通,负载通电。
短路触发:负载短路导致电流激增,Rsense电压 > Vref,比较器输出高电平,RS触发器置位(Q=1),Q1栅极被拉低,快速关断。
自锁保持:即使短路消失,RS触发器状态保持,Q1维持关断。
复位恢复:通过复位信号(R端高电平)清除触发器状态,Q1重新导通。
优点:
成本低,仅需少量分立器件。
响应速度快(依赖比较器速度,通常<1μs)。
缺点:
需手动或MCU复位,无法自动恢复。
参数分散性需调试(如Rsense阻值、Vref精度)。
示例2:基于专用保护IC的闩式保护(如TPS2590)
电路组成:
TPS2590:集成电流检测、比较器、闩锁逻辑和MOSFET驱动的专用芯片。
外部元件:仅需配置采样电阻(Rsense)和复位按钮。
工作流程:
短路检测:芯片内部比较器实时监测Rsense电压,超过阈值后触发闩锁。
快速关断:芯片内置MOSFET驱动电路,在100ns内关断外部功率MOSFET。
自锁保持:芯片内部锁存故障状态,需通过/RESET引脚(低电平)复位。
优点:
集成度高,参数一致性好。
支持可调阈值和延迟时间。
提供故障标志输出(/FAULT引脚),便于MCU监控。
缺点:
成本较高(约
3)。灵活性受限(功能由芯片固定)。
三、关键设计考量
1. 响应时间优化
采样电阻布局:尽量靠近负载端,缩短走线以减少寄生电感(避免电压尖峰误触发)。
比较器选择:选用高速比较器(如TLV3501,传播延迟<10ns),减少检测延迟。
MOSFET驱动:使用图腾柱驱动或专用驱动芯片(如TC4420),确保快速关断。
2. 阈值设定
短路阈值(Vref):根据负载最大允许电流(Imax)和Rsense阻值计算:
例如:Imax=5A,Rsense=0.05Ω,则Vref=0.25V。
抗干扰设计:在Vref路径添加滤波电容(如0.1μF),抑制噪声干扰。
3. 复位策略
手动复位:适用于低成本场景(如消费电子),通过按钮清除故障。
MCU自动复位:通过GPIO输出高电平复位信号,结合软件看门狗实现故障自动恢复。
延时复位:在复位信号中加入RC延时(如100ms),避免短路瞬间反复触发。
4. 故障指示
LED指示灯:通过/FAULT引脚驱动LED,直观显示保护状态。
UART/I2C通信:将故障信息上传至MCU,便于日志记录和远程监控。
四、应用场景与扩展
1. 典型应用
电源适配器:防止输出短路导致电源模块损坏。
电机驱动器:保护H桥MOSFET免受电机堵转或相间短路冲击。
电池保护板:防止电池过放或外部短路引发安全问题。
2. 扩展功能
过压保护(OVP):在比较器输入端增加分压电阻,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超限。
过温保护(OTP):通过NTC热敏电阻和比较器实现温度闩锁。
软启动:在复位后加入MOSFET渐变导通(PWM调压),避免启动冲击。
五、测试与验证要点
短路响应测试:
用导线短接输出端,验证电路是否在<1μs内切断输出。
检查自锁状态是否保持(需复位信号才能恢复)。
阈值精度测试:
通过可调负载逐步增加电流,记录触发保护时的实际电流值,与设定阈值对比(误差应<5%)。
复位可靠性测试:
重复触发短路和复位操作1000次,检查电路是否出现功能失效。
EMC测试:
注入快速瞬态脉冲(EFT)或静电放电(ESD),验证保护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六、设计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 解决方案 |
---|---|
误触发(噪声干扰) | 在采样电阻两端并联小电容(如1nF),滤除高频噪声。 |
复位信号抖动 | 在复位引脚增加施密特触发器(如74HC14),消除按键抖动。 |
功率MOSFET二次击穿 | 选择带雪崩额定值的MOSFET(如IRF540N),或增加RC缓冲电路吸收电压尖峰。 |
多路保护协同 | 使用带使能端(EN)的保护IC,通过MCU统一控制多路电路的复位和状态监测。 |
七、总结
闩式短路保护电路通过快速检测、自锁切断、外部复位的机制,为电源和负载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保护。设计时需重点关注:
响应速度(比较器+驱动电路优化);
阈值精度(采样电阻选型和布局);
复位逻辑(手动/自动策略选择);
故障扩展(OVP/OTP集成)。
实际开发中,可根据成本、体积和功能需求,选择分立器件方案或专用保护IC方案。对于高可靠性场景(如工业、医疗),建议优先选用集成度高的专用芯片,并增加冗余设计(如双比较器交叉验证)。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