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卖盘信息
BOM询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资讯 >业界动态 > 2016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趋势以及短板

2016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趋势以及短板

2017-01-20
类别:业界动态
eye 206
文章创建人 拍明


 TOP1.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迈向深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一系列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重大措施的出台,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日趋走向深化。


制造企业应把握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的趋势,找到定位和创新点,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方案。


TOP2.中国制造业高税负引发争议


2016年,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因为要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以及直言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的一番话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点燃了我国制造业高税负的话题,引起了广泛争议。


除了曹德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也呼吁降低中国企业的税费负担,降低企业投资成本,让企业有利可图,能为员工增加收入。我国现在的民营企业产值已经占到GDP的60%以及税收的一半以上,占就业比例达到80%,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有调查发现,87%的民营企业家认为税收负担很重和较重。

2016年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趋势以及短板1.png


TOP3.智能互联产品成为制造业新主题


智能互联产品不但性能更强、可靠性更佳、利用率更高,而且能提供跨界乃至超越传统产品的新功能。众多案例表明,智能互联产品已经成为制造业的新主题,“智能互联产品”将开启一个企业竞争的新时代。


传统单纯由机械和电子部件组成的产品,现在已进化为各种复杂的系统。硬件、传感器、数据储存装置、微处理器和软件,它们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组成新产品。“智能”和“互联”赋予了产品一系列新的功能,主要分为4类:监测、控制、优化和自动。即智能互联产品通过传感器和外部数据源,对产品的状态、运行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监测,然后对实时数据或历史记录进行分析,并将检测、控制和优化功能融合到一起,产品就能实现前所未有的自动化程度。


TOP4.雾霾倒逼制造业深化转型


绿色制造作为生态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的必然选择。面对日趋严重的雾霾,制造业进一步向绿色制造转型是一个非常急迫的课题。大力倡导"绿色制造"生产模式,让绿色之风驱散盘踞在我们上空的雾霾!


面对日趋严重的雾霾,制造业将何去何从?《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再次要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2016年7月,工信部公布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工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TOP5.中企开启海外并购热潮 聚焦高端制造业


2016年海外并购创下历史新高, 高端制造业是中国资本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些并购案的背后,无不折射出当前中国市场与制造业升级的双重迫切需求,虽然不可能解决企业产业升级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但能缩小与国外差距,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例如,大连机床集团投资上千万美元,全资收购了美国机床制造业知名公司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成立了大连机床集团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主要从事组合机床的生产和销售;中国深圳集装箱北美公司收购美国一家集装箱拖车生产企业。收购完成后,通过改造升级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目前,该公司已经达到了年产8000台的设计生产要求,年销售额可达1亿美元以上。


美的耗资逾40亿欧元收购机器人巨头库卡,作为一家可追溯到1898年的老牌制造业企业,库卡是全球四大机器人巨头之一,库卡被业内看作是德国工业4.0的重要执行者,而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机器人契合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内制造业升级的实际需求。


TOP6.工业物联网应用升温,行业巨头纷纷加强布局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与工业不断融合,为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带来深刻变化。随着工业物联网应用的不断升温,各行业巨头也积极加强布局工业物联网市场。


以GE为例,2016年11月,GE连续并购补强工业物联网软件实力,先是买下云服务公司ServiceMax,又买下加拿大工业物联网软件公司比特炖(Bit Stew),以强化其内部物联网平台Predix。自Predix推出以来,GE已经通过该平台开发了近40款工业互联网应用程序来优化工作:如医疗部门通过Predix构建云端医疗,进行预测性维修维护;数字化风场通过风机上的传感器收集信息,提升风场运营与管理效率。近期,GE数字部门与SAP联合宣布双方将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展开合作,实现通用电气的Predix操作系统与SAP HANA Cloud Platform(SAP HANA云平台)更紧密的集成。


TOP7.工业软件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2016年5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国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确立了新时期工业软件的地位,即强化软件支撑和定义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将工业软件的发展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传统制造业,工业软件主要指安装在通用计算机或者工业控制计算机之中的设计、编程、工艺、监控、管理等软件,如CAD、CAE、CAM、CAPP以及工业控制软件。但是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需要部署到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嵌入式软件正变得越来越多,这些软件嵌入在控制器、通信系统、传感装置之中,采集生产过程数据,支撑起智能化工厂的感知和分析能力,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中国制造企业要实现智能化的顺利转型,就要实现以嵌入式软件为主的工业软件的自主独立。正是认识到这些问题,2016年国家加大了对工业软件的推动和扶持力度。


TOP8.新材料激活制造业新动能


每一种新材料的发现,都是新材料技术上的一次突破;每一种新材料的应用,都会给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推动人类社会前进。新材料正逐渐成为促进经济迅猛增长和提升企业、地区竞争力的新动能。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先导和基石,材料技术的创新和新材料的发展对国家材料工业升级换代、创建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国家经济繁荣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国际上,美国、欧洲、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都把发展新材料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也同样高度重视,出台了众多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措施。


TOP9.分享经济走进制造业


2016年,分享经济开始从生活领域加快向生产领域拓展。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指出,制造业将是分享经济的主战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的大国,如果能够把两个优势叠加起来,将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


分享经济走入制造企业,一方面受服务外包趋势的影响,据统计传统制造企业外协业务占企业采购总量的30%左右,其中临时性的外协、外包业务,约占外协总量的10%或更多,此外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多地依赖外协、外包;另一方面,分享经济能够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生产资源不平衡,很多企业内存在闲置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可以租售给其它需要这些设备和仪器的企业。而中小企业可以低成本、低门槛地使用一些更优质的制造资源。


TOP10.制造业“隐形冠军”树标杆


“隐形冠军之父” 赫尔曼·西蒙指出,在隐形冠军中,大部分企业因为不和终端消费者产生直接联系,而“默默无闻”。但是在其细分领域中,却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各自市场的翘楚和中坚力量。因此,在这些“隐形冠军”背后所承载的产业集群力量、市场与技术的价值导向、领先优势、创新能力不可小觑。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3月16日印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于11月24日发布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名单(第一批)公示,第一批名单共有60家企业。


工信部此番提出“制造业单项冠军”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单项,企业必须专注于目标市场,长期在相关领域精耕细作;二是冠军,要求企业应在相关细分领域中拥有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这与“隐形冠军”的提法异曲同工。从“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内涵可以看出,首批入选企业在制造业产业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石,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可以引导企业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长期专注于企业擅长的领域,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突破制造业关键重点领域,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占据全球产业链主导地位,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新解读:制造业转型靠什么?


中国于2015年5月出台“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驱动,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入融合,制造业生产方式、企业组织、产品模式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中国制造业企业同时面临着内部挑战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从企业内部看,生产成本上升、研发投入不足、生产组织方式较为传统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从外部环境看,消费者具有更大的主导权,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社交化、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发展将颠覆旧有的制造模式,跨界融合、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也日益显著。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变革与转型的十字路口。制造业企业必须高瞻远瞩,主动求变,积极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向,适应市场环境的具体要求,充分把握新工业时代下信息资源带来的机遇,构建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


参与者、产品、生产是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三个要素。在新价值网络中,它们均被赋予了“智慧的”的新内涵,并通过协同互联,形成集制造和服务为一体的全球化价值网络。本文作者针对每个角色的战略重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互联关系,甄别出企业需要具备的相关核心能力,并运用国内外案例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同时,作者还提出了新价值网络参考实施路径,帮助企业根据自身已经具备的能力和战略目标,确定发展和转型的路径。


各国积极部署制造业发展战略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解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从2010年至201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为12.6%、10.8%、7.9%、7.6%、7.0%。(如图2)由于国内资源、环境、成本等多种要素的约束日益趋紧,传统扩张式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只关注产量规模,忽视质量品牌、缺乏技术创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2010-201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速



中国制造业规模位列世界第一,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在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在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中国制造业亟待突破大而不强旧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战略应运而生。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


“中国制造2025”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中国制造2025”核心驱动:创新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而“中国创造”的具体体现就是技术创新,它是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从目前发展现状看,中国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比不足1%,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在2%以上;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中国制造2025”核心主线:两化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正在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并正在深度改造传统制造产业。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使不同环节的企业间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现和动态调整合作对象,整合企业间的优势资源,在研发、制造、物流等各产业链环节实现全球分散化生产。另一方面,将互联网思维扩展到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将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实时互动,使得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再大量趋同而是更具个性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的主线。

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九项任务



“中国制造2025”趋势分析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入融合,制造业生产方式、企业组织、产品模式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生产方式趋向智能化、网络化:智能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将由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组成,“无人工厂”数量将不断增加;二是工业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促进机器运行、车间配送、企业生产、市场需求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产品集成组装等全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精准协同;三是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等智能分析工具将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决策。网络化,企业将更多地通过网络将产品价值链分解到不同国家的配套协作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由全球范围内多个企业高效、快捷合作完成。


  企业组织走向扁平化、虚拟化:扁平化,供应链集成创新、网络营销等新型业态使得每个企业都演化成信息物理系统的一个端点,不同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机器运行、产品生产、渠道销售都由网络化系统统一调度和分派,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日益实时化。虚拟化,协同制造成为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只有运营总部而没有生产车间的虚拟企业开始出现。


  产品模式转向定制化、服务化:定制化,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工序和工艺,灵活地生产出各种产品。用户下单后,订单送达互联工厂,工厂即开始向模块商下单定制所需模块,通过模块化的拼装,可以实现用户对不同功能的侧重,并且在最大限度缩短产品制造所耗时间。服务化,企业将从以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精密制造是中国制造业最后的短板


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我们中国一直是实体经济占GDP比重比较大的国家,然而中国实体经济一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将“振兴精密制造业”作为一个突破口,“振兴精密制造业”也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实现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精密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最后一个短板。而目前尚未引起重视。


大部分制造行业都需要提高其生产的精密度。 精密制造业提供的都是制造业的关键零部件,是产业链的最顶端,是利润最丰厚的核心部分。以空中巴士、波音为代表的飞机,以苹果、三星、华为为代表的手机,以通用、大众为代表的汽车等,都需要大量的精密制造类产品。从规模上来看,精密制造业可以覆盖整个制造业的大约三分之一。


自从2009年中国将装备制造业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大型装备的制造能力都已经跃居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但中国制造业总体还是落后的,其落后的部分就在于精密制造,2012年中国进口的集成电路晶元是192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进口石油的1200亿美元。全世界的手机77%是中国造的,但是我们自产的手机晶元连全球的3%都不到。


振兴精密制造业,政府的投入是必要的,而且我国现在在这方面的投入也严重不足,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数据,2009年以来,A股市场多次热炒“物联网”、“核高基”概念,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核高基”等重大专项的每年投入合计不过数十亿元人民币,加上集成电路设备专项亦不超过百亿元RMB。


而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2年,韩国三星投资额达到142亿美元,美国英特尔达到125亿美元。我国最大晶元企业中芯国际3年才拿到24亿元人民币,平均一年也就1亿美元,精密制造业是资金、技术、人才高度密集产业,单靠企业无法支撑。

“晶元是个烧钱的产业。比如设计,使用国外的软体,一个授权证书100万美金。建设一条国际最先进的生产线,费用堪比一个航母编队。”


现在的精密制造一般都离不开电子产业特别是自动控制专业,但精密制造又绝不局限于电子产业,而是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制造行业,是具有相似特点的多个行业的统称,因为绝大部分制造行业都需要提高其生产的精密度。当前以空客、波音为代表的航空器,以苹果、三星电子为代表的通信电子,以通用、大众为代表的汽车制造等,都需要大量的精密制造类产品。


精密制造业从其规模看可以覆盖整个制造产业的大约三分之一。

自从中国将“装备制造业”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大型装备的制造能力都已经跃居世界先进水平,甚至成为世界的顶级水平,但中国制造业总体还是落后的,其落后就在于精密制造的落后,比如2012年中国进口的集成电路晶元是192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进口石油的1200亿美元。


中国一年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电脑,1.3亿台彩电,都是世界第一,但嵌在其中的晶元,才是成本的最大部分,是真正的最大一块市场。另比如日本东京大地震之后,中国小米手机的总裁要冒着核辐射的生命危险到日本去谈手机零部件的采购,如果中国能生产这些,何至于此!


精密制造业提供的都是制造业的关键零部件,是产业链的最顶端,是利润的核心和最丰厚部分。目前在中国制造业全面振兴的大形势下,精密制造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的最后一块短板,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块短板。


  



责任编辑:Davia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将及时处理。

2、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

3、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拍明芯城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

4、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拍明芯城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拍明芯城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标签: 中国制造业

相关资讯